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 唐,李乂

曲榭回廊绕涧幽,飞泉喷下溢池流。
祗应感发明王梦,遂得邀迎圣帝游。
这首诗是描绘一处山水胜景,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成功地塑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 首句“曲榭回廊绕涧幽”,首先描绘出了一幅溪涧环绕、曲榭回廊的宁静画面。榭,是一种供游人休息、观赏风景的亭台,通常建在台榭上;回廊则是环绕着榭或庭院四周的走廊。诗人用“曲”和“回”来形容榭和廊,使建筑物的美在动态中得以展现,充满了诗意。而“绕涧幽”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幽静,榭和廊仿佛是沿着溪涧的幽深处一路延伸,引人入胜。 第二句“飞泉喷下溢池流”,诗人笔锋一转,描绘出了动态的溪涧。飞泉如瀑,喷薄而下,水花四溅,溢满池心,流淌不息。诗人用“喷下”和“溢流”生动地描绘了飞泉的力量和溪涧的生机。 “祗应感发明王梦,遂得邀迎圣帝游”,这两句诗点明了诗的主题,即这处山水胜景的出现是因为感应了明王的梦境,才得以迎接圣帝的游览。这里诗人用“祗应”来表示这处胜景的出现是难得的、罕见的,充满了敬畏之情。同时,“圣帝”则象征着光明、智慧和权力,与前述的“飞泉喷下溢池流”一样,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塑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圣帝的崇敬之意。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