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秦望山 - 唐,薛据

南登秦望山,目极大海空。
朝阳半荡漾,晃朗天水红。
谿壑争喷薄,江湖递交通。
而多渔商客,不悟岁月穷。
振缗迎早潮,弭棹候长风。
予本萍泛者,乘流任西东。
茫茫天际帆,栖泊何时同。
将寻会稽迹,从此访任公。
这首诗描绘了登临秦望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联“南登秦望山,目极大海空”,诗人向南登上秦望山,极目远眺,看到大海空旷无际。这一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描绘出了一片广阔无垠的景象,使人感受到自然之壮美。 颔联“朝阳半荡漾,晃朗天水红”,诗人描绘了朝阳半映在海面上的景象,以及水面波光粼粼、天水一片通红的景象。这一联色彩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接下来的一联“谿壑争喷薄,江湖递交通”,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溪壑和远处的江湖景象,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和壮丽。这一联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自然界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尾联中,诗人表达了自己漂泊无依、萍水相逢的人生感慨。“茫茫天际帆,栖泊何时同”一句,将自然之广阔与人生之渺小相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和感慨。最后两句“将寻会稽迹,从此访任公”,诗人表示要追寻会稽遗迹,并从此开始寻访任公的踪迹,这表现出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探索和追求。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情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流露出一种豁达、豪迈的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