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奠武成王乐章·迎神 -
唐,于邵
卜畋不从,兆发非熊。
乃倾荒政,爰佐一戎。
盛烈载垂,命祀维崇。
日练上戊,宿严閟宫。
迎奏嘉至,感而遂通。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古代名臣的崇敬和赞美之情。诗中描述了这位名臣在卜畋不从、兆发非熊的情况下,倾尽全力推行荒政,辅佐一戎,最终取得了盛烈,成为国家之栋梁。诗人通过描述祭祀典礼的场景,表达了对这位名臣的敬仰之情。
首句“卜畋不从,兆发非熊”,用典故来形容这位名臣的非凡之处。卜畋不从,表示这位名臣并不迷信卜筮之言,不从众议,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兆发非熊,则表示他能够发现非同寻常的机遇,从而成就一番事业。这两句表达了这位名臣的独立思考和决断能力。
接下来,“乃倾荒政,爰佐一戎”两句,描述了这位名臣推行荒政、辅助国家作战的事迹。荒政是指处理荒年灾祸的措施,一戎则是指国家军事行动。这位名臣不仅在处理荒政方面做出了贡献,而且在军事行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表现了这位名臣的才干和责任心。
“盛烈载垂,命祀维崇”两句,描述了这位名臣的事迹被后人传承和尊敬的情景。他的丰功伟绩被载入史册,国家对他进行了崇高的祭祀和荣誉。这表达了人们对这位名臣的敬仰之情。
最后,“日练上戊,宿严閟宫。迎奏嘉至,感而遂通”这几句则描绘了祭祀典礼的场景。诗人通过描述祭祀典礼的严谨和庄重,表达了对这位名臣的敬仰之情。日练上戊,表示祭祀典礼的训练和准备十分周密;宿严閟宫,则表示祭祀场所的庄严和神秘;迎奏嘉至,表达了对神灵降临的欢迎和敬畏;感而遂通,则表示祭祀典礼带来的心灵震撼和领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古代名臣的赞美和崇敬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崇拜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