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嫩绿娇红 -
宋,黄公度
嫩绿娇红,砌成别恨千千斗。
短亭回首。
不是缘春瘦。
一曲阳关,杯送纤纤手。
还知否。
凤池归後。
无路陪尊酒。
这首词通过残春之景,表达了离别的愁恨之情。下面是我对这首词的赏析:
上片写暮春残景,离别之时。“嫩绿娇红,砌成别恨千千斗”二句,借嫩绿娇红之景,抒写离别之恨。“斗”字用得精妙,给人以千红万绿,离恨丛生的感觉。“砌”字把离恨之多,写得生动形象。一“嫩”一“娇”,把初春的景色给拟人化,也把离别的恨,给具体化。“短亭回首,不是缘春瘦”二句,回扣送别之地“短亭”,笔力开阖,转腾有力。离恨千千斗与短亭回首,在这里融为一体,由景及人,由物及情,十分自然。最后一句更将春之瘦说成缘人伤感所致,不言人之伤感却尽显伤感之意。
“一曲阳关,杯送纤纤手”,离别之际,难舍难分,阳关送别曲成了临别赠物之曲。再进一步,“惜琼姿寂寞,等闲芳草悠悠”,曲子是送纤纤的手,而不是送人。因为人已远去,手送杯空,偏又赶上芳草萋萋,物是人非之恨益发浓烈。最后二句顺势而下,“还知否。凤池归後。无路陪尊酒”,化用唐人“兰亭宴罢宴凤池,水阁东头送行子”之意。词人用“知否”以提醒残春之际别离的不期然而然。无路相陪而请对方“还知否”,以问句出之,感情分外沉重。
这首词即景生情,借别宴痛饮和送芳草远去以衬托别离之苦。全词笔致轻灵,色调清丽,感情真挚,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