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华子澄 - 明,盛鸣世

柳市南头路,三年此重过。
长贫为客倦,高卧奈君何。
岭背夕阳尽,月明秋水多。
徘徊那能去,门外即烟波。
这首诗语言朴素,但情感深沉,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联“柳市南头路,三年此重过”,直接点明地点和时间,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感慨。“长贫为客倦”表现了诗人生活的艰辛和漂泊之感,而“三年此重过”则表现出时光飞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颔联“长贫为客倦,高卧奈君何”,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无奈。“长贫”意味着诗人一直处于贫困之中,而“客”则暗示着诗人长期的漂泊生涯。这种生活让诗人感到疲倦,但他却无法放弃,因为他无法预知未来,也不知道下一步应该去哪里。这一联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无奈和困惑,以及对朋友的关心和无奈。 颈联“岭背夕阳尽,月明秋水多”,描绘了柳市南头的景色,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夕阳西下,秋水明净,这些美丽的景色让诗人感到心情舒畅,但也暗示着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尾联“徘徊那能去,门外即烟波”,表达了诗人对柳市南头的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徘徊”表现出诗人的犹豫和不舍,他无法离开这个地方,因为这里有他太多的回忆和情感。但是,门外就是烟波浩渺的湖面,暗示着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迷茫。这一联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 总体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表现出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情感。语言朴素而深情,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