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道者 -
唐,于鹄
去寻长不出,门似绝人行。
床下石苔满,屋头秋草生。
学琴寒月短,写易晚窗明。
唯到黄昏后,溪中闻磬声。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环境和文人生活状态的诗,通过对月下石苔、屋头秋草、寒月学琴、晚窗写易等细节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寻求内心平静和艺术创作的情感。
首联“去寻长不出,门似绝人行。床下石苔满,屋头秋草生”,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封闭、人迹罕至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孤独、寂静的氛围。门似绝人行,形象地表达了门仿佛是阻挡人前行的障碍,而床下石苔满、屋头秋草生,则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荒芜和寂静。
颔联“学琴寒月短,写易晚窗明”,诗人通过描绘在寒月下学琴和在晚窗明亮的时刻写作,表现出一种宁静、平和的生活状态。这里琴和笔都是诗人的艺术工具,也是他寻求内心平静的方式。
颈联“唯到黄昏后,溪中闻磬声”,诗人描绘了只有在黄昏之后,溪中才会传来磬声的情景。磬声是佛教音乐的重要元素,在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在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同时,黄昏后的环境也更加寂静,与首联的荒芜、寂静相呼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文人生活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情感。诗人通过寻求内心平静和艺术创作来应对生活的压力和孤独。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意象鲜明,通过细节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即如何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艺术创作的灵感。这种思考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