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作 -
明,陈公纶
近郭丛林邃,山环径转微。
溪光分石发,厓色乱苔衣。
树密云能度,风闲鸟便飞。
短藜看未足,时傍夕阳归。
这是一首描绘山林美景的诗,通过对近郊丛林深邃、溪涧石发、崖色苔衣、云度鸟飞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林画卷。
首句“近郭丛林邃”,诗人便以简洁的语言点出主题,即山林的近郊环境。其中,“近郭”一词不仅点明诗作所描绘的地点,还暗指诗人的接近与进入山林;“丛林邃”则形象地描绘出山林中的茂密深邃之感。
“山环径转微”一句,通过“山环”和“径转”两个意象,展现了山林小径蜿蜒曲折、山路渐行渐深的意境,进一步强化了山林的幽深之感。
接下来的“溪光分石发,厓色乱苔衣”两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溪水和崖色的美景。其中,“溪光分石发”描绘了溪水在石头上反射出光芒的景象,给人一种清幽而明亮的感觉;“厓色乱苔衣”则以“乱”字形容崖色与苔衣的交织,进一步强化了山林的野趣。
“树密云能度,风闲鸟便飞”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山林的幽静和自由之感。其中,“云能度”和“鸟便飞”分别描绘了树林茂密、云雾缭绕和鸟儿自由飞翔的景象,进一步突出了山林的神秘和生机。
最后,“短藜看未足,时傍夕阳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美景的留恋和喜爱。诗人似乎在说:“短暂的攀登还不够,我愿意常常在此停留,享受夕阳下的山林之美。”这两句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珍视之情。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的幽深、神秘、自由和美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珍视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