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秋崖先生 -
宋,吴龙翰
气节昂斯世,先生千载人。
可怜成白首,犹只到朱轮。
芧取群狙怒,雪逢越犬狺。
方离罗织辱,身世已成尘。
这首诗是作者为一位遭人诬陷的老者所写的诗,表达了对这位老者的同情和对那些不公、不义的社会现象的愤慨。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气节昂斯世,先生千载人。”开篇两句即以高度概括的笔法,表明了作者对这位老者气节的肯定和赞美。作者用了“千载人”这个形容词,极言其人影响之远大,并称颂他在漫长岁月中所表现出来的气节。这同一般歌咏古人气节的诗歌不同,作者一开始就对老者予以充分的肯定,而没有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流露出作者的积极情感。
“可怜成白首,犹只到朱轮。”从开头四句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咏史的,实际上作者所歌颂的是一位已经作古的老者。然而“可怜成白首”,实际上也就是“白首”仍然只能达到“朱轮”,则朱轮者的贫富、贵贱悬殊之烈,便已可以想见。在歌咏历史上的某个人物的诗歌中,采取这样针砭的笔锋,正表明了作者的不满情绪。这种不满足正从流中曲出。
“狐取群狙怒,雪逢越犬狺。”这四句说的大抵是这位老者被群小攻讦的事件。群狙(猿)喻朋党,越犬(狺狺)喻直言之士。这是群小攻讦这位老者的必然结果。“直如朱丝绳,何必夫服玉。”在这群小面前,即使你是直如朱丝绳,也难免被曲解、迫害。作者对群小的攻击表示了不满。这里又含有对迫害者的警告之意。
“方离罗织辱,身世已成尘。”最后两句写出了作者对迫害者的愤怒控诉。所谓“方离罗织”,即刚刚摆脱了罗织之网的侮辱的意思。在古代,罗织之网实指对无辜者的迫害和不公、不义的社会现实。作者对这种社会现象表示了极大的愤慨。“身世已成尘”,则表现了作者对这些迫害者最终将同归于尽的必然结局的预见。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就是以赞誉作比,以谴责作结,将歌颂与鞭挞融于一诗之中。赞誉与鞭挞的对象又都是那个时代和社会。在结构上则先以肯定和赞誉起笔,然后以谴责和愤慨作结,前后对照,脉络清晰,感情跌宕有致,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在语言上也颇具特色:平易而富有风韵;简洁而意蕴丰富;用词精警而凝重;句式整饬而又多变化。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这首诗的艺术魅力。
综上所述,可见这首诗是值得反复吟味和玩索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