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敬晊助教二首 - 唐,刘得仁

到来常听说清虚,手把玄元七字书。
仙籍不知名姓有,道情惟见往来疏。
已能绝粒无饥色,早晚休官买隐居。
便欲去随为弟子,片云孤鹤可相于。
街西静观求居处,不到权门到寺频。
禁掖人知连状荐,国庠官满一家贫。
清仪称是蓬瀛客,直气堪为谏诤臣。
自顾无成年渐长,报恩惟愿杀微身。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开门见山,直言玄元:“到来常听说清虚,手把玄元七字书”,一个“常”字表明,题中所述之事并非临时之语。这句不仅交代了玄元之重要地位,还透露出作者对道家玄元理论的倾慕之情。 颔联由“不知名姓有”和“往来疏”两层意思引出作者对道教清静无为、不事王侯的教义的赞赏,表达出作者对那些隐逸放达、超然物外的道教高人的仰慕之情。 颈联用“已”、“早晚”两词,表达了作者对修仙得道的热切追求和对弃官从道的极大愿望。“便欲去随为弟子”一句与前两句相呼应,透露出作者欲追慕玄元得道的思想倾向。“片云孤鹤”两句,是作者自画像,也是他人格的写照,表达出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淡泊名利的志趣。 尾联写作者终于在街西静观找到了一处理想的居所,表达了作者对权贵的鄙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一联通过“不到权门到寺频”和“蓬瀛客”、“谏诤臣”的自况,将作者的归隐动机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情感真切,语言平实,而寄寓深远。作者言辞之中,流露出对道家理论的倾慕和对得道的热切追求,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鄙弃。这是一首典型的题壁诗,表达出作者欲追慕玄元、得道求仙的思想倾向和淡泊名利的志趣。这首诗也反映出当时道教盛行的情况以及人们对道教的热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