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萧颖士赴东府,得往字 - 唐,郑愕

斤溪数亩田,素心拟长往。
翳君曲得引,使我缨俗网。
风尘岂不劳,道义成心赏。
春郊桃李月,忍此戒征两。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恶。 首句“斤溪数亩田,素心拟长往”,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想象自己可以在斤溪畔的几亩田地中过上宁静、纯朴的田园生活。“素心拟长往”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渴望和向往,他希望能够长期居住在那里,过上与世无争、宁静淡泊的生活。 “翳君曲得引,使我缨俗网”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恶。诗人认为,世俗的束缚和困扰让他无法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翳君曲得引”则表达了他对摆脱世俗束缚的渴望。这里的“翳君”指的是隐士,诗人通过隐士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脱离世俗的渴望。 “风尘岂不劳”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批判和否定。他认为世俗中的纷扰和劳累并不能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只能让自己的心灵更加疲惫。而“道义成心赏”则表达了诗人对道义的追求和重视,他认为只有道义才能真正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让自己过上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最后两句“春郊桃李月,忍此戒征两”,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对世俗的告诫。在春天的郊外,桃李盛开,景色优美,但诗人却因为世俗的纷扰而无法安心欣赏这样的美景。这里诗人告诫自己和世人,应该珍惜内心的需求,远离世俗的困扰,过上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总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恶,强调了内心需求的重要性,以及对道义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