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桃源观 - 宋,李含章

碧草芊绵十洞春,青苍寒叠五溪云。
山萦乳窦层层秀,路隔桃花处处分。
苔径竹深迷鹤迹,石坛松古漏星文。
通宵回想尘寰事,好结茅茨向水滨。
这首诗《碧草芊绵十洞春》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优美诗篇。它通过描绘山间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先,诗人通过“碧草芊绵”这一词语,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草地绿意盎然、绵延不绝的景象。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接着,“青苍寒叠五溪云”一句,描绘了山间青翠苍茫、溪水潺潺的景象。这种景象既展现了山的深邃与神秘,又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诗中“山萦乳窦层层秀,路隔桃花处处分”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山中层层叠叠的山峦,宛如乳窦般秀美。同时,山路两侧桃花盛开,繁花似锦,令人陶醉。这些描绘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山间春天的美丽画卷。 “苔径竹深迷鹤迹,石坛松古漏星文”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幽静与神秘。苔藓覆盖的小径、茂密的竹林、古老的松树,都为山间增添了神秘和幽静之美。同时,“漏星文”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松树间的星光,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最后,“通宵回想尘寰事,好结茅茨向水滨”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希望在晚上能够远离尘世喧嚣,在水边建造茅屋,独自享受山间的宁静与美好。这种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敬畏和向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间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的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自然,读来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