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目 - 清,林则徐

万笏尖中路渐成,远看如削近还平。
不知身与诸天接,却讶云从下界生。
飞瀑正拖千嶂雨,斜阳先放一峰晴。
眼前直觉群山小,罗列儿孙未得名。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通过对万笏尖的描写,展现了其险峻、壮美的特点。 首联“万笏尖中路渐成,远看如削近还平”,描绘了万笏尖的形状,山路逐渐形成,远看像被削平的山峰,但走近却发现山势平缓。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近景远景相结合的手法,既表现了山势的险峻,又表现了其变化多端的自然美。 颔联“不知身与诸天接,却讶云从下界生”,描绘了诗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与天界相接,云雾从山脚下升起,令人惊讶不已。这里运用了夸张和想象的手法,突出了万笏尖的高耸入云的特点,增强了诗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颈联“飞瀑正拖千嶂雨,斜阳先放一峰晴”,进一步描绘了万笏尖的瀑布和夕阳景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山水的美丽。这里运用了拟人、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瀑布和夕阳拟人化,使其具有了人的情感和动作,同时通过对比突出了山水的独特之处。 尾联“眼前直觉群山小,罗列儿孙未得名”,诗人站在高处俯视群山,感觉它们都显得微小,仿佛是自己的儿孙般未得名。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群山比作儿孙,同时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万笏尖的高大和雄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万笏尖的描写,表现了其险峻、壮美的特点,同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