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 唐,姚合

滥得进士名,才用苦不长。
性癖艺亦独,十年作诗章。
六义虽粗成,名字犹未扬。
将军俯招引,遣脱儒衣裳。
常恐虚受恩,不惯把刀枪。
又无远筹略,坐使虏灭亡。
昨来发兵师,各各赴战场。
顾我同老弱,不得随戎行。
丈夫生世间,职分贵所当。
从军不出门,岂异病在床。
谁不恋其家,其家无风霜。
鹰鹘念搏击,岂贵食满肠。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述一位诗人对从军生涯的矛盾心理。他以诗书之才得中进士,却因性癖艺独,选择在军中十年创作诗章。尽管他渴望为国家效力,却因才疏性怯,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眼见敌人灭亡而无策可施。最终,他不得不出征战场,却又因年老体弱,无法随军出征。 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从军的矛盾情感。他既为能够为国家效力而感到自豪,又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感到痛苦。他意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但同时也感到无奈和失落。他将自己比作病床上的病人,表达了对不能亲自上阵杀敌的遗憾。 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从军生涯的反思。他意识到自己并非真正的战士,而只是以诗书之才得中进士的文人。他对于自己的身份和职责感到困惑,同时也对自己的从军生涯产生了质疑。这种反思和矛盾情感,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深度和情感。 最后,诗人用鹰鹘比喻自己,表达了他渴望在战场上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价值,而非仅仅满足于生存和食物。这不仅体现了他的豪情壮志,也反映了他对战争的无奈和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他的矛盾情感和对从军生涯的反思。它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战争的残酷。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生动的比喻,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