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曲 -
明,沈天孙
青谿女儿爱罗裙,提筐陌上踏春云。
蚕饥日暮思归去,不敢回头看使君。
这首诗《青谿女儿爱罗裙,提筐陌上踏春云。蚕饥日暮思归去,不敢回头看使君》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青溪女儿采桑图,同时也表达了她对生活的思考和追求。
首句“青谿女儿爱罗裙,提筐陌上踏春云。”描绘了青溪女儿喜爱穿罗裙,提着篮子在田间小路上踏着春云采桑的情景。这里的“爱罗裙”不仅表现了她的青春活泼,也暗示了她的身份——一个勤劳的农家少女。而“踏春云”则描绘出她轻盈、欢快的步伐,仿佛在春天的田野上翩翩起舞。
第二句“蚕饥日暮思归去,不敢回头看使君。”描绘了青溪女儿在采桑时,面对日渐饥饿的蚕宝宝,内心焦急,渴望早日完成采摘任务回家喂蚕。然而,她又深知自己的身份和处境,不敢回头看那有权有势的使君,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这里既表现了她的谨慎和聪明,也揭示了她对生活的无奈和坚韧。
整首诗通过青溪女儿的形象,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和普通百姓的勤劳、坚韧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通过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展现了青溪女儿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同时,诗中也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的手法,使得诗歌内涵更加丰富,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