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卓瓮间图 -
宋,郑思肖
醉玉颓来欲化仙,一洼和气蔼芳妍。
终宵自向华胥去,吏部何曾瓮下眠。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一位醉酒的官员。首句“醉玉颓来欲化仙”中,“醉玉”二字自然使人想到他以酒浇愁,以致玉山颓损,醉意俨然。“颓来欲化仙”又让人联想到传说中李白醉眠华胥神的仙迹,表现出诗人将醉酒之人陶陶然物我两忘的情态。“一洼和气蔼芳妍”中的“一洼和气”寓含着诗人的赞赏之情,因为他是在赞美醉酒的官员神清气和,满室生春,散发出春天般的和气。
“终宵自向华胥去,吏部何曾瓮下眠”。“终宵”二字表明醉酒的人不知时日,“自向华胥去”的“去”字暗示他进入了神仙般的梦境。这里暗用“华胥”的典故,表明他不仅是个清廉的官员,而且是一个清正廉明的人,因为他把百姓放在心中,所以才会有华胥一般的梦境。而“吏部何曾瓮下眠”一句则是在反问,意思是:吏部何曾像民间传说中的醉酒之徒那样在瓮下打呼噜呢?这句话是对吏部官员清醒、勤政的赞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醉酒官员的神态和行为,表达了诗人对清正廉明、为民勤政的官员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借此告诫人们要清醒地看待世界,勤政为民。诗中用典贴切,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