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济阳 - 金,朱自牧

江北秋阴一半晴,晚凉留与客襟清。
水边画角孤城暮,云底残阳远树明。
旅雁为谁来有信,断蓬如我去无程。
寥寥天地谁知己,村酒悠然自独倾。
这首诗以秋景作为创作背景,描绘了江北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江北秋阴一半晴”,点明地点,概括了整个江北秋景。这里的“秋阴”二字,并不是指连续的阴天,而是指秋天的多雨季节。“一半晴”说明雨晴相间,这一半晴光给秋景增添了明朗明媚的色彩。阴沉的江北天空终于迎来了一线晴光,这在诗人的眼中看来是十分新鲜而透人心灵的。 “晚凉留与客襟清”一句紧承上句,是对眼前景色的具体描绘。傍晚时分,一阵雨后天晴,秋夜悄悄降临,阵阵凉意使衣衫单薄的“客子”感到舒适、惬意。于是,他敞开了衣襟,任清风吹拂,面对画角独坐,倾听着水边阵阵吹来的号角声和远处孤城上传来的凄厉的晚角声。这“晚凉”三句把阴沉的江北天空、连天的衰草、孤城、暮云、残阳、晚树等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秋景图,它阴沉、凄清、衰飒,既为诗人悲凉的心境烘托出一种特殊的气氛,又为诗人郁结在胸中的愁绪提供了一个宣泄的契机。 诗的第三联“旅雁为谁来有信,断蓬如我去无程”,将写景与抒情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全诗感情发展的高潮。上面描绘的是一幅萧条、冷落、凄清的秋景,尽管诗人自己在秋夜孤城中流露的是一种微凄而暗淡的悲情。但是诗人意犹未足,还觉得自己孤独寂寞是由于自己有一种追求,有一种事业(实际是指对自己理想的追求),要远去远方。“旅雁”句写得颇有情致,它把人的情感融入大自然的形象中。大雁到了秋天,自然会成群结队地飞到南方避寒,它们很有信用,秋来春去,很有规律,所以诗人用“为谁来有信”的疑问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这其中显然含有自我解闷的意思。同样,“断蓬如我去无程”也是这样一种情感的表达。尽管“断蓬如我”有去无回,但也不缺乏对未来的希望和追求。 诗的结尾“寥寥天地空余恨”一句把全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使前面的景物和情感都得到了升华。诗人觉得自己虽然渺小如断蓬,但毕竟自己不是随波逐流而是逆流而上的,表现了诗人虽然孤独无依但仍然不失自信的情怀。而这种情怀又是与前面的景物和后面的景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寥寥天地空余恨”也与开头的景物紧相呼应,使全诗浑然一体。最后一句“村酒悠然自独倾”把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寂静的秋夜中诗人端起村酿独酌一番,这也许就是他在孤城中的生活写实,同时也是他内心世界的写照。他内心深处孤独而又自信;彷徨而又执着;苦闷而又充满希望;对未来也许并无把握但又似乎充满期待。这也许就是他内心深处的矛盾冲突吧!然而无论如何这一切都是他心灵深处不可排除的矛盾冲突和情感波折。 这首诗以秋景作为创作背景,描绘了阴沉萧条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之情。诗人通过写景抒情的手法将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融为一体,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凄清、寂寥的气氛。同时诗人又以“村酒独倾”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苦闷之情,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深远,表现出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个性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