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陵寓居上沈大夫二首 -
唐,赵嘏
满耳歌谣满眼山,宛陵城郭翠微间。
人情已觉春长在,溪户仍将水共闲。
晓色入楼红蔼蔼,夜声寻砌碧潺潺。
幽云高鸟俱无事,晚伴西风醉客还。
溪树参差绿可攀,谢家云水满东山。
能忘天上他年贵,来结林中一日闲。
醉叩玉盘歌袅袅,暖鸣幽涧鸟关关。
觥筹不尽须归去,路在春风缥缈间。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宛陵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宛陵的喜爱之情。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宛陵的山水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宛陵的向往之情。
首联“满耳歌谣满眼山,宛陵城郭翠微间”,通过描绘宛陵的声势和风景,表达了作者对宛陵的赞美之情。其中,“歌谣”指百姓的欢歌笑语,“山”指宛陵的山水,这体现了宛陵人民的幸福生活和优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翠微”则将山水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使人感受到了宛陵的自然之美。
颔联“人情已觉春长在,溪户仍将水共闲”,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宛陵的感情。其中,“人情已觉春长在”表达了宛陵人民的淳朴善良和热情好客,也体现了宛陵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溪户仍将水共闲”则描绘了宛陵的自然之美,水溪旁的人们悠闲自在,享受着自然之美。
颈联“晓色入楼红蔼蔼,夜声寻砌碧潺潺”,通过描绘早晨和夜晚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宛陵的喜爱之情。其中,“晓色入楼红蔼蔼”描绘了早晨的阳光照耀着宛陵城郭的美丽景象,“夜声寻砌碧潺潺”则通过夜间的溪水声表达了夜晚的宁静之美。
尾联“幽云高鸟俱无事,晚伴西风醉客还”,通过描绘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宛陵生活的向往之情。其中,“幽云高鸟”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美好,“晚伴西风醉客还”则表达了作者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宛陵的山水美景和人文环境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宛陵的喜爱之情和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