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试丹浦非乐战 -
唐,李频
自古为君道,垂衣致理难。
怀仁须去杀,用武即胜残。
毒帜诛方及,兵临衅可观。
居来彭蠡固,战罢洞庭宽。
雪国知天远,霜林是血丹。
吾皇则尧典,薄伐至桑干。
你提到的这首诗是在赞美皇帝的治国之道和军事才能。然而,诗中的某些字句可能会被解读为对某些政治现实或情况的评论,但不能完全代表我的观点。下面是我的解读和分析。
首联中,“自古为君道,垂衣致理难”意味着自古以来,为君之道就是要有作为,要以身作则,不轻易动武。但这并不意味着“垂衣”就是错误的或者无作为的。在此诗中,这个意象更可能被理解为指皇帝需要宽容仁慈、关心人民疾苦,不滥用权力。这样的理解更符合诗歌的整体语境和情感基调。
颔联“怀仁须去杀,用武即胜残”,进一步强调了仁爱与武力之间的平衡。这句话可以被理解为强调了对于统治者来说,使用武力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道德和人性,而是要谨慎使用,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颈联“毒帜诛方及,兵临衅可观”,这句话在描述战争中的行动和策略,强调了及时行动的重要性。这可以被理解为鼓励皇帝在面临挑战时要有决断和勇气,及时采取行动。
尾联“吾皇则尧典,薄伐至桑干”,这句话是对皇帝的赞美,称颂他效法尧典,表现出高尚的道德和卓越的领导才能。
总的来说,这首诗在赞美皇帝的治国之道和军事才能的同时,也强调了仁爱、谨慎、果断和道德的重要性。虽然其中有些词汇可能会被解读为对某些政治现实或情况的评论,但总体上,这首诗的主题是积极的,是对皇帝的赞美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