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 -
宋,苏辙
少年读书目力耗,老怯灯光睡常早。
一阳来复夜正长,城上鼓声寒考考。
老僧劝我习禅定,跏趺正坐推不倒。
一心无著徐自静,六尘消尽何曾扫。
湛然已似须陀洹,久尔不负瞿昙老。
回看尘劳但微笑,欲度群迷先自了。
平生误与道士游,妄意交梨求火枣。
知有毗卢一迳通,信脚直前无别巧。
这首诗是表达了作者从年轻时的刻苦读书,到年老时对禅定的领悟,以及对于尘世纷扰的淡然态度。
首联“少年读书目力耗,老怯灯光睡常早”,表达了年轻时读书的辛苦,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灯光的敏感度增加,使得夜晚的睡眠时间提前。
颔联“一阳来复夜正长,城上鼓声寒考考”,描述了冬至之后,白昼逐渐变长,夜晚逐渐缩短,而城上的鼓声则是表示时间的流逝。
颈联“老僧劝我习禅定,跏趺正坐推不倒”,描述了作者受到老僧的劝告,开始学习禅定,通过打坐冥想,达到内心的平静。
尾联“回看尘劳但微笑,欲度群迷先自了”,表达了作者对于尘世纷扰的淡然态度,同时也表明了他愿意先自我觉悟,然后去引导他人觉悟的决心。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领悟和对于禅定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尘世纷扰的淡然态度。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