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夏首启节 -
唐,李世民
北阙三春晚,南荣九夏初。
黄莺弄渐变,翠林花落余。
瀑流还响谷,猿啼自应虚。
早荷向心卷,长杨就影舒。
此时欢不极,调轸坐相于。
这首诗写得非常有意境,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自然声音,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愉悦和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一些解读:
“北阙三春晚,南荣九夏初。”这两句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北阙指的是朝廷,三春晚意味着春天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南荣九夏初则意味着夏季刚刚来临。这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给人一种岁月如梭的感觉。
“黄莺弄渐变,翠林花落余。”这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声音。黄莺是春天的使者,它的歌声渐渐变弱,而翠绿的树林中花儿开始凋零。这种描述表达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意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不舍之情。
“瀑流还响谷,猿啼自应虚。”这两句描述了瀑布的声音和猿猴的叫声。瀑流还响谷描绘了瀑布从高处落下,在山谷中回荡的声音;猿啼自应虚则描绘了猿猴的叫声在山谷中回荡,似乎空灵而悠远。这种描述给人一种自然之美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早荷向心卷,长杨就影舒。”这两句描绘了荷塘和杨柳的景象。早荷向心卷描绘了荷花在清晨时分向中心卷曲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含苞待放、娇羞欲滴的美;长杨就影舒则描绘了杨柳在阳光下影子舒展的景象,表现出一种自然之美的动态感。
最后,“此时欢不极,调轸坐相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愉悦之情。作者在这种美景中感到非常欢乐,甚至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而调轸则是一种调弦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在这种美好的时刻坐下来享受自然之美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自然声音,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愉悦之情,同时也表现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这种情感让人感到温馨、宁静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