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解组轻千里 - 宋,徐鹿卿

解组轻千里。
趁朝来、风高气爽,波平如砥。
试问余恩深几许,江阔秋清无底。
看两径、棠阴舞翠。
明月归_轻似叶,只梅花、香里诗千纸。
端不愧,西江水。


谪仙才气兰亭字。
更清姿雅度,修竹长松标致。
官职几人曾此过,萱草春风谁似。
任彩服、蹁跹娱戏。
去此云霄真一握,算令公、勋业浑余事。
中书考,从今始。


减字木兰花杜南安和昌仙词见示次韵酬之狂吟江浦。
不食人间烟火语。
韦曲名家。
也试河阳一县花。


群仙推去。
暂寄岭梅清绝处。
笑俯清溪。
只有清风明月知。
《贺新郎·解组轻千里》是宋代词人徐鹿卿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以议论出之,下片纯用事实描写。全篇情调高昂,笔力雄健,充满了激壮之气,与一般送别作品的凄楚情调大异其趣。 上片开头“细把君诗说”一句总领全词,“说”字一笔包举下文。好友们饯别的酒席大约是热烈隆重的,主人一方祝酒致词自然要引吭高歌、慷慨陈词,这就为作者进入述评正题作了准备。“婉约佳词”是对友人诗作的高度评价。在作者看来,友人不但“博文”,而且“尤工诗”,他的诗写得细腻委婉,风流蕴藉,堪称南宋初期诗坛的佼佼者。这样的友人离别而去,不能不引起作者深切的关注和惋惜。 “江南肠断塞北”两句承前启后,巧妙地由论诗转入送别。并针对友人要去的塞北地方发表议论。江南风光秀丽,对文人墨客有极大的吸引力,历来为骚人墨客所倾心吟咏。那里有迷人的山水,有恬静的田园,有艳丽的美人,有富庶的土地,有安宁的生活……无怪乎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骚客在那里度过了轻松惬意的美好岁月!然而如今却要去荒凉的塞北,那迥然不同的生活习俗和艰苦的环境条件,不能不使作者为他的朋友担忧。这里“江南肠断”四字形象地表达了解组南归的人们临别时怅惘、痛楚的心情;一个“断”字,还点明了江南如画美景令人倾倒而又可望而不可及的特点。同样,对于要去塞北的朋友来说,他们从熟悉的山川风物、朋友亲人的温馨依恋中一下子被抛到旷远荒凉的塞外,其心情之惆怅可想而知。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描绘塞北的景象和风俗人情,但通过“江南”、“塞北”的对比和友人的“肠断”,已经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片换头两句紧扣上文直接抒写惜别之情。作者劝慰友人不要为远离故乡和朋友而悲伤叹息,曲折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无限关怀。接着作者又对友人进行宽慰和鼓励:“丈夫功名事更迟。”这句化用了杜甫《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中的诗句:“丈夫未得意,行行且低眉。”它一方面强调男儿报国、建功立业固然重要,但也不妨暂时偃旗息鼓、等待时机;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作者对南宋朝廷压抑主战派、埋没人才的不满情绪。正因为如此,所以作者下文便以西汉张骞建功立业的事迹激励友人:“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这两句典出《史记·匈奴列传》:汉朝张骞出使西域远离故土十数年,回国时“众人皆失色”,但他的“赤髭白眉”却丝毫没有改变。后人因而称赞他“为人强力,宽大信人”。此处用以喻指友人虽然长期离乡背井滞留金邦,但一颗忠于祖国的红心始终没有改变。此言一出,不仅使作者激动不已,而且也使读者深受感动。至此,全词的感情达到高潮。末句紧承上述内容再次激励友人不要气馁,要像苏武那样耐心等待时机:“回首关山万里,故人何处?莺花犹是天涯。”言外之意是说:你回到故乡时将会发现情况依然如故;国家尚未收复,人民仍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对友人的又一次提醒和勉励。 这首送别词写得直率、干脆、豪放、洒脱,同时又寄托着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国事的关切之情。这与一般离愁别绪型的送别诗词有着明显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