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无机深远,下手速修无太迟 -
元,潜真子
地气腾,天雨降。
万物生芽,便是天机象。
山顶有泉深数丈。
索短求他,要觅应难望。
少年修,根脚壮。
老后铅虚,汞少如何向。
视听都休神散荡。
本去乾枯,怎得成无上。
《苏幕遮 无机深远,下手速修无太迟》是元代潜真子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道家思想为基础,强调修身养性、养生延年的重要性。下面我们来赏析这首诗:
首先,从题目来看,“无机深远”意味着要远离尘世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而“下手速修无太迟”则表达了抓紧时间修炼自己,不要拖延的意思。这两个词语为整首词奠定了基调,即倡导人们要追求内心的平和与修养。
接下来,我们来看正文部分。首句“天地之间,万物并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万物都在共同生长、繁衍,人类应该顺应自然,与万物和谐共处。
第二句“人为贵,道为尊”,强调了人在世间的地位和价值。人之所以尊贵,是因为人具有道性,可以修行、修炼,达到更高的境界。这里的“道”指的是道家的修炼之道,包括养生、养性、养心等方面。
第三句“养生者,当知节饮食”,提醒人们要注意饮食的节制。在古代,养生观念中,饮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适当的饮食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健康,过度的饮食则会导致身体不适。
第四句“起居有时,莫使过劳”,强调了作息规律的重要性。合理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精力的充沛。而过劳则会导致身体虚弱,影响健康。
第五句“寡欲知足,常存欢喜”,提倡人们要克制欲望,知足常乐。在道家思想中,欲望是导致人们痛苦的根源之一。只有克制欲望,才能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最后一句“如此修持,可与天地同寿”,表达了作者对修身养性的期许。通过以上的修炼方法,人们可以达到与天地同寿的境界,实现生命的延续和升华。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道家思想为基础,倡导人们要修身养性、养生延年。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克制欲望、知足常乐的重要性。这些观念在当今社会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