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旻上人伤果禅师 - 唐,杨炯

净业初中日,浮生大小年。
无人本无我,非后亦非前。
箫鼓旁喧地,龙蛇直映天。
法门摧栋宇,觉海破舟船。
书镇秦王饷,经文宋国传。
声华周百亿,风烈被三千。
芜没青园寺,荒凉紫陌田。
德音殊未远,拱木已生烟。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时间和人生的无常,以及佛教教义的力量和影响。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一些解读: “净业初中日,浮生大小年。”这两句诗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初日和夕阳象征着新生和消逝,中日的存在则暗示着时间的流转。而“浮生大小年”则更进一步地描绘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无人本无我,非后亦非前。”这两句诗可能是引用佛教教义“无我”的概念,即人本来没有自我意识,因此也就没有“我”的存在。这可能是对“无人”的解释。同时,这句话也引出了下一句“非后亦非前”,这可能是在说,时间既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而是现在。 “箫鼓旁喧地,龙蛇直映天。”这两句诗描绘了寺庙周围的热闹场景,箫鼓声喧闹,龙蛇在天空中飞舞。这可能是在描绘佛教的盛大仪式。 “法门摧栋宇,觉海破舟船。”这两句诗描绘了佛教教义的力量,摧毁着世俗的建筑,如同破船在觉悟的大海中航行。 “书镇秦王饷,经文宋国传。”这两句诗可能是在赞美佛教经典的重要性,它们如同镇纸一般稳定着世俗的信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佛教教义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描绘寺庙的热闹场景和教义的力量,表达了对佛教的敬仰之情。同时,它也暗示了人生短暂和无常,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并寻求解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