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 -
唐,沈宇
日暮远天青,霜风入后庭。
洞房寒未掩,砧杵夜泠泠。
《捣衣》是唐代诗人沈宇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妻子为戍守边关的丈夫捣制寒衣的场景。全诗通过对捣衣动作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妻子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句“砧声欲落三更月”,以砧杵声和月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寂静、凄清的氛围。砧杵声象征着妻子捣衣的动作,而三更月则暗示了夜已深,时间已经很晚。这里的砧杵声和月光相互映衬,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第二句“捣练天孙寄远衣”,通过捣练这一动作,表现了妻子为丈夫制作寒衣的情景。天孙是指织女星,这里用来比喻妻子。寄远衣则表示妻子将寒衣寄给远方的丈夫,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牵挂之情。
第三句“缄书欲寄不堪悲”,妻子在寒衣中附上一封书信,想要寄给丈夫。然而,她却因为太过悲伤而无法完成这个动作。这里的“不堪悲”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深深思念,同时也揭示了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
最后一句“莫使金风动玉徽”,金风是指秋天的风,玉徽则是指琴上的琴弦。这句话意味着不要让秋风触动琴弦,以免发出哀伤的音调。这里的金风和玉徽象征着妻子的心情,表达了她希望丈夫能够平安归来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捣衣动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妻子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还透露出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这种情感真挚、深沉,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