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杂咏十九首·松岭 - 唐,陆希声

岭上青松手自栽,已能苍翠映莓苔。
岁寒本是君家事,好送清风月下来。
《阳羡杂咏十九首·松岭》是唐代诗人陆希声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通过对松岭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首先,诗人以“山藏”二字开篇,暗示着松岭的神秘和幽静。接着,诗人用“云起”来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使得画面更加朦胧而梦幻。这种描绘手法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其次,诗人通过对松岭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诗中写道:“溪路向还背,前山高复重。”这里的“溪路”和“前山”形象地勾勒出了松岭的地形特征,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广袤的山林之中。同时,诗人还通过“高复重”的描绘,强调了松岭的险峻和壮美。 再次,诗人通过对松岭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中写道:“日落烟水寒,骊珠色岂同。”这里的“日落烟水寒”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景象,使得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而“骊珠色岂同”则表达了诗人对松岭美景的独特见解,认为其美不可言喻。 最后,诗人通过对松岭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壮志豪情。诗中写道:“人生贵适意,何必骖鸾龙。”这里的“人生贵适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舒适生活的向往,而“何必骖鸾龙”则表示诗人并不追求名利,而是希望能够在大自然中寻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总之,《阳羡杂咏十九首·松岭》这首诗通过对松岭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壮志豪情。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