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结庐人境羡陶潜 -
宋,米友仁
结庐人境羡陶潜。
车马不来喧。
胜处自多真趣,飞鸟日相还。
心既远,地仍偏。
见南山。
手持菊颖,山气常佳,欲辨忘言。
这首诗《结庐人境羡陶潜。车马不来喧。胜处自多真趣,飞鸟日相还。心既远,地仍偏。见南山。手持菊颖,山气常佳,欲辨忘言。》是一首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高度赞美和模仿的诗。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逸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了“结庐人境羡陶潜”,这是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环境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羡慕。接着,“车马不来喧”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车马不来打扰,只有自然的声音和飞鸟相伴,这种环境让人感到舒适和宁静。
“胜处自多真趣”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喜爱和赞赏,认为这里充满了真正的乐趣和美好。而“飞鸟日相还”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宁静的环境和美好的生活状态,飞鸟每天都会回到这里,享受这里的美好和宁静。
“心既远,地仍偏。见南山。手持菊颖”这几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状态。诗人已经远离了世俗的喧嚣和纷扰,来到了一个宁静的地方,看到了南山的美景,手中拿着菊花,享受着山气常佳的美好环境。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最后,“欲辨忘言”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生活的感悟和体验,他想要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却发现言语无法完全表达出这种美好和宁静,只能选择忘言,让心灵去感受和体验这种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赞美和模仿,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哲理思考,以及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