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事情的“重要程度”编排行事优先次序的准则是建立在“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原理的基础上。
这个原理是一九世纪末期与二零世纪初期的意大利经济学家兼社会学家维弗烈度·柏瑞图所提出。
它的意思是: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
这个原理通过多年的演化,已变成当今管理学界所熟知的“八零/二零”原理———即八零%的价值是来自二零%的因子,其余的二零%的价值则来自八零%的因子。举例如说明下:
(一)八零%的销售额是源自二零%的顾客;
(二)八零%的病假是由二零%的员工所占用;
(三)八零%的档案使用量集中于二零%的档案;
(四)八零%的菜是重复二零%的菜式;
(五)八零%的垃圾是源自二零%的地方;
(六)八零%的看电视时间花在二零%的节目上;
(七)八零%的阅读的书籍都是取自书架上二零%的书籍;
(八)八零%的看报时间都花在二零%的版面;
(九)八零%的电话都是来自二零%的发话人;
(一零)八零%的外出吃饭都前往二零%的餐馆;
(一一)八零%的讨论都是出自二零%的讨论者
(一二)八零%的教师辅导时间都被二零%的学生所占用。
“八零/二零”原理对管理者的时间使用的一个重要启示便是: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因为就算你花了八零%的时间,你也只能取得二零%的成效;你应该将时间花于重要的少数问题上,因为掌握了这些重要的少数问题,你只花二零%的时间,即可取得八零%的成效。
“八零/二零”原理在企业管理上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现以下面的实例来加以阐明。
实例一
在存货管理上,有所谓“ABC分类法”。该分类法是将存货分为A、B、C三类。A类代表“重要的少数”,这类存货量少价值高。它们应备受重视而享有最佳的存货管理,包括最完整的纪录、最充裕的订货等候时间、最小心的保管等。C类存货则指“琐碎的多数”。这类存货量多而价值低,例如文件夹、订书针、纸袋、信封、邮票等办公文具皆属于这类。对这类来说,简直不须有任何存货管理,因为若施以这种管理,则所花的费用可能超过这些物品本身的价值。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当负责存货者发觉这类物品用完时,才设法加以补充。B类存货则指介乎C类与A类之间的货品。通常这类货品的存货管理可采用机械化方式进行,即当存货数量降至某一特定数量时,企业应自动增补存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