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教宝宝说话
小宝宝到了1岁左右就开始牙牙学语,说几个简单的词句,一般两三岁的时候,说话就比较流畅了。如果这个时候还不会说话,就说明宝宝言语发育迟缓。言语迟缓的原因很多,通常影响宝贝说话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生理原因、心理原因和家庭原因。父母从宝宝小时候就正确地引导他说话,能有效避免宝宝言语发育迟缓。
从生理上讲,如果宝贝的听力本身有问题或发音器官不正常,会导致无法正常发音,比如,宝贝若出现舌系带过短、唇裂、腭裂等异常,就会出现发声气流走向失常和发声协调困难,影响发音;如果宝贝有听力障碍,也会影响语言的发展。如果宝贝得了孤独症,或者是智力低下,也可能不会说话。
不过,大多数宝贝不肯说话是由家庭环境造成的。有些父母经常把宝贝不会说的话挂在嘴边,久而久之,宝贝习惯了听,就不愿开口了;也有极少数家长,强迫宝贝说话或把宝贝发音不准当笑料,不经意间伤害了宝贝的自尊心,宝贝于是变得不肯开口。
另外,宝贝出生后一直听着方言长大,宝贝周围的成人普通话说得不标准,宝贝学普通话可能会有发音不准的现象。
正确教宝贝说话
说话是宝宝必须学会的基本能力之一,怎样能够让宝宝顺顺利利学说话呢?从家长的角度看,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父母对宝宝的要求不要反应太快,比如宝宝指着水瓶,家长马上明白这是宝宝想喝水了,于是马上把水瓶递给他,这样使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宝宝指着水瓶,你可以引导宝贝说出来她想干什么,就算仅仅说一个“水”字,你就应该鼓励他,因为这是不小的进步。他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了。
其次,不要经常用儿语和宝宝说话,简单地说就是不说不完整的话,例如,吃饭说成饭饭。长期用这样的语言与宝宝讲话,会拖延了宝贝过渡到说完整话的时间。
第三,不要老是重复宝宝的错误发音。刚学会说话的宝宝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如把“苹果”说成“苹朵”等等。成人可能会觉得好玩,可爱,在不经意间重复错误的发音,父母不要学宝贝的发音,而应当用正确的语言来与宝宝说话,时间一长,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发音就会逐渐正确。
第四,别让宝宝置身于语言复杂的环境当中,有些家庭中父母、爷爷奶奶、保姆各有各的方言,语言环境复杂,多种方言并存,这会使正处于模仿成人语言的小宝宝产生困惑,其结果是导致宝宝说话晚。因此在0.5-2岁这个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家人应着重教他正确的语言,最好都说普通话,避免语言环境过于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