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长群像爆炸了似的,一直追问开心老师:宝贝老是玩手机怎么办?没收宝贝手机不见效怎么办?为什么怎么治宝贝还是老样子?
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替宝贝算过手机通讯录、微信、QQ里一共有多少好友?我根据班级50位学生粗略统计了一下,80%的学生竟然超过600多位好友,想想看如此强大的人脉怎能让宝贝舍下?
除了交友,宝贝还有更大的诱惑——游戏,班上的学生一个带一个学会了游戏,形成了庞大的游戏团,你不玩就是异类、不合群!
为此,开心老师翻阅了很多案例,终于为各位家长准备了十分管用的3种策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约法三章,犯规要有惩罚
面对宝贝日渐沉迷手机,多数家长采取过粗鲁的方式:没收手机,砸了手机,情到不可控时,还打过宝贝。哭过,闹过,绕了一圈,发现问题仍在原地等你。
其实,这些方法都不如事先与宝贝约定手机使用时间来得有效!
家长可以抽出10分钟制定一份手机使用守则,例如:
手机不可以带去学校,宝贝要学会和同学面对面交流,这是基本的生活技能。
宝贝出门玩耍时,可以要求不带手机出门。
小学生:周一至周五19:30,周末21:00,准时将手机收走,并且关机,直到第二天早上7:30才可以开机,嘱咐宝贝不要出门借手机。
初中生:平时住校,周末21:00准时收走手机,直到第二天早上7:30才可以开机,嘱咐宝贝不要出门借手机。
控制宝贝玩手机的时间,至于具体玩多久,由家长和宝贝商量后决定。
如果宝贝做不到,那就收走宝贝的手机作为惩罚。
以上5条请坚持一个月时间,一份坚持一份收获,做到不心疼、不放纵、不妥协,才能一点一点地从宝贝身上拿掉对手机的依赖。
转移宝贝注意力
自从,开心老师调查了班级学生玩手机的情况后,有一位学生东东跟我分享了他的妈妈如何帮助他戒掉手机的故事。
有一天,东东像往常一样起床,吃完早餐后想玩手机,竟然发现手机上贴了一张小纸条:
妈妈从今天起对你的手机进行干涉,手机已经设置了密码,每天不定时更新;
你每天要完成表格里随意被挑选的3件家务,完成之后你会得到你的密码!
这项新规定将会持续3~4周,视情况做调整。
如果你接受,那就开始行动,中午12点前不能完成,你就得不到密码了,先去拖地吧,加油,我的宝贝!
东东当时又气又恼,一按手机就是输入密码的界面,加密的手机对东东来说毫无用处,他只好乖乖听从妈妈的安排。
他拎着一桶水,拿着拖把楼上楼下来回跑,将地板拖得干干净净,当他弯腰拖桌子底下的地板时,发现桌脚粘着一张纸条:不错哟,完成了第一件家务,请将自己的书桌整理干净吧!
当他将自己凌乱的书桌整理干净后,发现了桌子中心另一张纸条:真棒,妈妈看到你的努力了!请出门将垃圾倒了吧,你会找到你要的密码!
东东拿起家里的垃圾袋出门,隔壁开小卖部的阿姨喊住了他:“东东啊,你妈给你留了张纸条,说12点前看见你拿着垃圾出门,这纸条就给你,12点后就作废。”而纸条上写着的正是手机密码。
不得不说这个妈妈的新规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宝贝对手机的注意力,还养成了宝贝做家务的好习惯。事实证明,一周后,东东不再对手机过分迷恋!
家长要以身作则
有些家长不禁会说,我试过和宝贝约定手机使用守则,但是没有用。那是因为宝贝觉得这份守则只针对自己太不公平了。
那么,家长可以这样做:家中有两个小孩的请一视同仁;在宝贝禁玩手机期间,请家长陪着宝贝一起坚持!也就是说家长要以身作则!
陪宝贝时,不玩手机。
当家长在陪伴宝贝的时候,无论是陪写作业还是陪玩,可以提前将手机静音,并且不让手机暴露在宝贝眼前,保证家长的陪伴是一心一意的。
那么,传达给宝贝也是正面的反馈,而不是宝贝以后有了手机就不再需要家长的陪伴了!
宝贝闹脾气时,不拿手机哄。
宝贝是情绪多变的物种,有时候谁也没惹他,他自己一个人生闷气或者来闹闹你,家长觉得烦,怎么哄都不听,这时候就祭出了大法宝——手机。
而宝贝的手机瘾多半就是这样染上的。因此,家长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管宝贝怎么闹脾气,不要用给宝贝玩手机的快速解决方法,养成宝贝依赖手机的坏习惯。
家长态度要坚定
如果家长已经开始实施如何解决宝贝玩手机的方法时,态度一定要坚决!要让宝贝看到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说真的,开心老师认为比“你再玩手机,我就给你没收了!”这句话更有用的是家长用对方法,学会和宝贝平等沟通。
在达成约定的过程中,要尽量吸取宝贝的意见,千万不能把“约定”变成父母单方向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