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犯了错后,家长一般采取“批评教育”,甚至搬出宝贝最怕的那个人来压制宝贝。比如“看你爸回来怎么收拾你!”
然而这看似很平常的一句话,如果妈妈经常对宝贝说,真的会毁了宝贝!
类似的话还包括“等你爸回来收拾你”,“你爸回来会骂(打)你的哦”,“你爸回来就惨了”等等。
一般妈妈们对宝贝说出这些话,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1、宝贝犯了错必须批评教育;
2、自己天天和宝贝在一起,不能“唱红脸”,闹得和宝贝不能愉快相处;
3、利用丈夫的威严吓唬宝贝,毕竟经常不在家的爸爸显得更陌生、可怕。
但是,这些考虑都有些欠妥:
1、宝贝犯了错得批评教育,而且是要立即指出来。如果等到爸爸回来再来说这个事儿,恐怕宝贝自己都想不起自己干了什么!
2、正是因为妈妈和宝贝在一起的时间多一些,才更应该“唱红脸”。如果让本来就比较陌生的爸爸“唱红脸”,那脆弱的父子关系就会不堪一击。
3、妈妈们在利用爸爸的威严吓唬宝贝时,也损害了自己在宝贝心中的威信。
惩罚要及时且持续!
当宝贝犯错时,妈妈如果对宝贝说道:“看你爸回来怎么收拾你!”,那结果只有两种:
一、宝贝早已习惯你这种无谓的“恐吓”,因为每次等到爸爸回来时,你心情也好了,早忘了宝贝犯的“小错”。如果你向爸爸“报告情况”,语气也远没有当时那么气愤。可能爸爸会微笑应对,甚至夸奖宝贝。
假使爸爸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将宝贝好好说教一番,但宝贝可能早忘了自己当时怎么犯错、犯的什么错!这时说教的效果要大打折扣。
二、宝贝非常害怕爸爸。你的“恐吓”很有效果,在爸爸回来之前,宝贝的心理一直是紧张不安的。等待惩罚比接受惩罚可能更要痛苦,这种痛苦对宝贝造成的伤害会比他犯的错更要重!
无论是哪种结果,对宝贝的成长都是不利的!
另外,对宝贝的惩罚也应该是持续的。如果在宝贝犯错时,妈妈有时惩罚有时视而不见,这样会混淆宝贝的行为准则,让宝贝分不清到底自己有没有犯错。等到你下次再惩罚宝贝时,他会感到无所适从。
宝贝犯了错,妈妈不能说“等你爸回来在处理”之类的话。只有及时批评指正,才能让宝贝知道自己犯了错。必要时,还需及时对宝贝进行惩罚,以让其对自己的犯错行为印象深刻,避免以后再犯同样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