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忧心忡忡的小学新鲜人VS负荷满满的幼儿园毕业生
在最近一次的采访中,有一位大班宝贝的家长有些无奈地说道:“现在幼儿园被规定不准教宝贝识字、学拼音,我平时也并没有刻意教宝贝识字。可是宝贝准备要上的那所小学要求新生入学得提前认识100个字。短短的一个暑假我要怎么让宝贝马上认识这么多字儿啊!”
这些在幼儿园阶段度过了无数快乐时光的宝贝,或者将会被父母送去暑假学前班进行入学前的强化集训,或者在上一年级的时候就面临学习的强压、同伴的竞争甚至是老师的批评与冷落。这些“后进生”们即便在早期得到了充分玩耍的机会,他们自信、对新事物有好奇心,可是也难免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自信心受挫。
反观那些一入学就认识几百个汉字、会计算三位数以上加减法的“神童”,他们在本应该玩的年龄被要求过度学习。当知识以一种枯燥的任务形式过量地向宝贝展露时,他们会认为 “学习好无趣”。这样的意识一旦在宝贝的想法里扎根,这类宝贝极有可能会认为学习不过是一种赢得分数和尊重的工具,而非真正爱上学习本身,更别提让他养成终身学习的态度了。
一是否让宝贝提前学习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方式
虽然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环境、教学形式截然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在:都是在教宝贝认识世界的方式。而学前阶段的宝贝主要通过“玩”来探索与认识世界。你们是否对以下两个场景颇为熟悉呢:
妈妈搬来小板凳,监督着宝贝在练习本上描着字儿;爸爸拿着单词卡一张一张的重复翻阅让宝贝认识单词。
这种赤裸裸的学习方式显然违背了这个年龄段“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原则,从快乐学习的原则出发,家长可以换一种思路进行引导,例如想要引导宝贝学习算数,可以邀请宝贝一同加入开饭前为家人摆放餐具的任务中,例如家里有5个成员,你可以先摆放好三个碗,然后问问他家里有几个人要吃饭?那么现在还需要再加几个碗。这样的方式既让宝贝练习了算数,同时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家长课堂tips;快乐学习的三大要义1.从宝贝的兴趣出发,在游戏中引导2.学习应该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3.学习不限时,不限地点,生活即课堂。
一一起学习吧!为宝贝寻找一个陪伴学习好伙伴!
家长除了要掌握快乐学习的要义外,还要为宝贝营造快乐学习的氛围。如果,这时候有个会跟他说话,跟他一起学习的小伙伴,是不是会让学习发生的更自然、更有趣一些呢?有时候,父母常常听不懂宝贝的火星语,get不到他情绪变化的原因,不知道他们的小脑袋瓜里到底在想些什么?而他的小伙伴或许就有这样神通广大的能力。
比起家长的陪伴,宝贝更需要跟一个好玩的“外星人”聊聊。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今天,现实生活中的“大白”和“机器猫”已经不只活在动画片里咯。试想一下机器人住进家里的情景,有一位小机器人可以和宝贝对话,陪伴宝贝一起学习是不是更有趣儿?
一学习型机器人“智小乐”可以替代家长做些什么呢?
1. 每个宝贝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每家陪伴宝贝的 “智小乐”也是与众不同的。“智小乐”会在和宝贝的聊天中,根据宝贝的年龄和智力发育水平以及知识面为他推送个性化的学习内容,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
2. “智小乐”是个爱学习、求上进的机器人,他陪伴宝贝的时间越长,收集到更多关于宝贝的信息,就更了解宝贝的需求与个性,宝贝和机器人的关系也会越来越融洽。他就像家庭的新成员,陪着宝贝一同成长,始终推送出合适当前宝贝状态的教育内容,真正成为陪伴宝贝成长的小伙伴。
3. “智小乐”很喜欢和宝贝聊天,活泼的他会主动和宝贝交流,像一个小哥哥或小姐姐一样将宝贝带入他感兴趣的话题,用宝贝能听得懂的方式和他交流,带领着他在各种未知领域探索,激发宝贝的好奇心,让宝贝在对话中不知不觉地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你会发现宝贝变得更爱说话了,语言表达也更流利了。
4. “智小乐”就像一本内容丰富的百科全书,和北师大相关科研机构合作编制,完整覆了4-7岁宝贝所应学习的知识点。除了内涵丰富外,“智小乐”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多面手,唱歌、讲故事、背诵诗歌样样信手拈来。“智小乐”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下,以宝贝的兴趣出发,促进他的全面发展。
教育+科技已经成为一种学习变革的趋势了。所以,家长们不仅仅利用高科技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更需要把科技请到宝贝的身边,让学习型机器人住进家里,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习变得更好玩儿。这样既保护了宝贝对于学习的好奇与热情,同时也让他自主地进行了知识储备,以对付未来的升学压力。
Tips:“智小乐”智能学习机器人是专门为 4-7岁宝贝打造的,结合前沿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教育理念、寓教于乐的儿童教育机器人,同时也是目前市面上唯一具有“自学习能力”的教育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