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宝贝的性格特点不一样,有些宝贝比较安静,有些就比较暴躁,遇到事情的时候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那么宝贝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的原因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研究表明,自控力良好的宝贝在成人后犯罪率极低。相对于控制不住自己的宝贝来说,他们在成年后会更加健康,更加富有。但是宝贝的自控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后天的环境对宝贝自控力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宝宝到底为什么会缺乏自控力呢?
和父母的溺爱有关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很多家长都把宝贝当成家庭的中心,竭尽所能的满足宝贝的要求。这种做法会让宝贝目中无人,任何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即使家长本不想答应宝贝的要求,但只要宝贝用一点小伎俩,比如“哭给你看”,家长立马招架不住,就会答应要求。
想让宝贝拥有好的自控力,家长必须先自己有自控力。对于宝贝不合理的请求应予以驳回,要让宝贝知道当请求不合理时,撒泼打滚是没有效果的。
当宝贝对于自己的请求过于执着时,家长可以尝试用别的事情来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学会等待。对于宝贝一些合理的要求,家长还可以进行延迟满足的方式,让宝贝的自控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年龄特性导致宝贝缺乏自控力
0到2岁的宝宝缺乏自控力,有时候是情有可原的。因为这一时期的宝宝大脑发育不够成熟,大脑皮质的抑制机能有所欠缺,容易兴奋。所以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宝贝易冲动,冲动之下就会无视规则。
虽然这是宝宝的年龄特性,但是家长也不能听之任之。从这一时期开始,家长对于宝贝的自控力就应该有培养意识。比如让宝宝了解到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哪些行为是禁止做的,在宝贝犯错后应避免斥责宝贝,而是应该让宝贝体会到家长的耐心,这样他们会更有安全感。
父母本身缺乏自控力
如果父母易冲动,一遇到事情就发脾气,不会克制自己,那么宝贝受父母感染,也可能会和父母成为同样类型的人。这类家庭中,父母的言行无疑是给宝贝起了负面影响。而且父母脾气火爆,家庭环境往往不那么和谐,紧张的家庭氛围会让宝贝缺乏安全感,宝贝良好的自控能力更加难以形成。
因此,如果想让宝宝拥有自控力,家长首先应该控制好自己,不要在宝贝面前随意暴露自己的情绪,遇到问题时,要和宝贝一起冷静的沟通分析解决。
还有一些家庭,父母经常吵架或是疏于对宝贝的照顾,导致亲子关系疏离。这类家庭让宝贝感觉到的温暖甚少,亲子之间缺乏沟通,宝贝的很多行为因为缺乏约束而会放任自流,长时间下来,宝贝就难以拥有良好的自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