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进行过多限制对宝贝有什么影响

亲子交流:没有被尊重,被公平对待,对宝贝限制过多。宝贝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开始特别喜欢坚持自己的意愿,这都是宝贝很正常的发展特征! Bx0中文字网

Bx0中文字网

但是不少大人,既没有看到宝贝的好奇心,也没有留意宝贝自我意识的萌芽,对宝贝限制过多,这个不许,那个不许,宝贝的行动和意愿总是被限制,自然会频繁地出于恼怒的状态中,然后用哭闹来发泄。比如,五六岁的宝贝,我要吃这个,大人拒绝:不行,不能吃,这个没营养,你要吃那个。那么宝贝自然就不高兴,有的宝贝勉强默默接受,情绪激烈点的宝贝,就很可能发作起来。再比如,已经上学的宝贝,说我等会儿写作业,大人说,不行,你不能磨蹭,必须马上写,宝贝也有可能发起火来。这一点,在青春期的宝贝身上尤其明显,有的爸爸妈妈,觉得宝贝之前脾气还不算坏,青春期一开始,马上变得特别喜欢和大人做对,而且情绪也特别容易变得激烈起来! Bx0中文字网

其实这不是宝贝脾气变坏了,而是宝贝长大了,更喜欢自己做主了,而爸爸妈妈恰恰因为宝贝到了青春期,担心宝贝出早恋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变本加厉地严加管束,一个要管束,一个要自主,冲突自然会经常发生。真心爸妈自己的经验是,要想宝贝少发火,大人就要少拒绝,少说不许。你不许的事情越多,宝贝发火的机会就越多,而且这种模式一旦在父母和宝贝之间形成,宝贝就会对此类事情变得更加敏感,就会出现很多爸爸妈妈遇到的情况,很小很小的一件事,宝贝也会用哭闹和发火来表达不满的情绪。宝贝发脾气时,是强力制止他?温柔哄劝他?还是随他去不理他?不管吧,担心宝贝养成爱发脾气的习惯;管吧,又常常在现场引发更激烈的冲突! Bx0中文字网

宝贝发脾气时,父母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会有不同的结果。处理得好,宝贝会慢慢变得温和平静,很少发脾气;处理的不好,宝贝的暴脾气可能一直会延续下来,到宝贝更大的时候,甚至可能演变成和爸爸妈妈的激烈对抗。宝贝发脾气,大人的第一反应常常是制止,让宝贝停下来。好脾气的大人会百般哄劝,急脾气的大人可能就会呵斥,责骂,惩罚甚至体罚。为什么要制止呢?因为大人直觉上认为发脾气是不好的。但发脾气本身,其实算不上有多不好,它是情绪激烈到一定程度的自然反应。大人有时也会控制不住情绪,失控发脾气。大人应该理解,宝贝和你一样,都有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这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日本著名心理学家在他的著作《宝贝与恶》中,特别讨论了宝贝发火的问题:喜欢阳光,淳朴,活泼的好宝贝的大人,特别忌讳宝贝发怒,悲伤,等等。不许哭,不可以发这么大的火,逼着宝贝随时随地都得阳光灿烂的! Bx0中文字网

这样的大人,有没有想过,如果整一年每天都是大晴天,从来不阴天下雨,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呢?宝贝要成长,哭也很重要,发火也很重要。好好地体会人该有的所有感情,才能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如果爸爸妈妈都能如此理性地看待宝贝发火,不是宝贝一发火就火急火燎,恨不得把宝贝抓过来揍一顿,心态上就会轻松很多。宝贝一发脾气,大人就会格外关注,宝贝发现这种方式有效,就会下意识地常发脾气,让大人关注他,甚至把发脾气当成向大人表达意愿或要求的常规方式。所以,宝贝发脾气时,爸爸妈妈不妨尝试着不要马上制止,等宝贝将激烈情绪发泄出来,变得相对平和,再去和他讨论引起他发脾气的事到底该如何解决。宝贝发脾气时,我们不会试图制止,但是会坚定地阻止与发脾气相伴的破坏性行为:打翻玩具,乱扔东西,攻击大人等等! Bx0中文字网

别管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这些行为都是坏行为,都需要及时制止。制止的办法不能是以暴制暴,宝贝乱扔东西,大人就抄起东西打他,宝贝打大人,大人就把宝贝按住打一顿。大人的这些行为,本质上和宝贝的行为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发脾气而已,只是大人的发脾气有个管教的名义。这样做会给宝贝坏示范,会让宝贝更倾向于用激烈而不是温和的方式来表达情绪。最好的办法,是温和而坚定,大人温和但是坚定地抓住他的手,平静地告诉他:你发脾气可以,但是不能扔东西,不能打大人,这是不好的行为。这个法子可能不会一次奏效,那么大人就在他每次发脾气时都这样做,坚持几次,宝贝可能仍旧会发脾气,但是相伴的破坏性行为会慢慢减少直到停止! Bx0中文字网

Bx0中文字网
Bx0中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