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以内的宝贝打不得吗?关于2岁以内的宝贝到底能不能打?教育宝贝过程中,你会打宝贝吗?接下来看看2岁以内的宝贝打不得的原因。
打,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一直是主流价值观。民间谚语有"棍棒底下出孝子",连《三字经》这样的儒学经典也有"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所以如果你生在古代,挨打那是天经地义,无处申诉。
甚至我们70后、80后也都是这样长大的。直到进入90年代,计划生育让90后、00后都成了独生子女,宝贝们成了比国宝熊猫还要金贵的存在,父母们都舍不得打了,即使想打也不敢打,因为上面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护着呢:"家里就一个宝贝,万一打坏了怎么办!""你敢打孙子,我就打你!"
所以你看现在90后、00后宝贝就比我们那一代的人聪明,因为他们有更快乐的童年,从这一方面来说,计划生育这项国策功不可没。直到这几年西方科学教育体系引进中国后,越来越多家长意识到,宝贝是打不得的。今天就告诉你为什么宝贝打不得,尤其2岁以内的宝贝,为什么更是打不得!
1、打屁股伤脑
轻轻地拍打屁股,对健康不会有什么损害。但是,用力过重,宝贝就会感到疼,这时大脑就会受到刺激。
脑组织位于颅腔内,颅骨通过寰枕关节与人的脊柱相连接。如果家长打宝贝屁股时出手过重、过猛就会——宝贝的臀部突然受到撞击——经脊柱传到寰枕关节——有可能造成颅骨整体变形——引起脑干的损伤——后果不堪设想!
2、打屁股可能伤肾
猛打宝贝的屁股,容易损害宝贝的肾脏。由于肾脏是人体排毒的重要器官,如果用力过大,皮肤下面就会容易产生瘀血,可能会危害肾脏的排泄功能。个别严重的,可能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最终导致休克。
3、打屁股伤可能伤"智"
打屁股伤脑,那么,打屁股还会造成宝贝智力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根据著名的美国《世界日报》报道,专家对1510名2~9岁的儿童进行了4年的跟踪研究,在806名2~4岁的儿童组中,未遭体罚的儿童,智商的平均数比经常挨打者高出5分,而另一组704名5~9岁的儿童,差距是28分。
4、打屁股伤"心"
打屁股不仅带来看得见的皮肉之苦,还会给宝贝留下心灵阴影。父母或者其他大人打宝贝的时候,绝对没有想过考虑过宝贝的尊严,会让宝贝变得更缺乏自信、充满挫折感,不利于宝贝良好性格的塑造。父母一时的怒声训斥和粗暴行为,严重的还会在自己与宝贝之间产生永久性的隔阂。
屁股,靠近脊椎,而脊椎是连接大脑中枢神经的地方,一不小心一旦打到,就会影响宝贝的大脑发育。所以你看以前农村有很多看似正常但就是给人憨憨的感觉,多半就是小时候被打"傻"的!还有现在的宝贝你看明显比我们70后80后聪明,对不对。所以别以为打屁股就没事了!!
而且,除了打屁股,类似的"教育"宝贝的伎俩还有拧耳朵、打胳膊、打腿儿、打后背等等,使用的工具有鞭子、拖鞋不等。在此,需要郑重地告诉各位:宝贝不!能!打!
那么,宝贝"调皮"过了头,想打他了怎么办?
1、尽量控制自己不打宝贝
不打宝贝应该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当宝贝犯错误时,家长不要急于打宝贝,因为冲动地打宝贝,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时候,你可以向宝贝说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让宝贝知道你对他刚才行为的不满。比如,告诉宝贝"我现在心情不好!""你这样做我很不满意!""我不喜欢你这样没礼貌!""你的表现很让我伤心!"等。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于平静自己的情绪,也有助于让宝贝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想问题,从而促进宝贝的反思。
2、用自然后果惩罚宝贝
宝贝犯了错,无须过多批评,让宝贝自己承受行为的过失或者错误造成的后果。对于年幼的宝贝,家长还可以告诉宝贝修正错误的具体方法,指导宝贝自己去弥补错误。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同时,宝贝还需要自己来清理桌子上的牛奶。
这样不但让宝贝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可能导致什么结果,也能够让宝贝在承担后果的过程当中产生悔改的想法,有利于避免宝贝再犯同类错误。
宝贝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养育的过程就像复印的过程,如果复印出来的白纸有缺陷,一定是原件(父母)的问题,而不失去责怪、体罚宝贝!想要宝贝更优秀,作为父母,你不应该总是盯着宝贝的缺点不放,而更应该去提升自己,提升自己的教育方式、沟通方式、眼界、格局等等,要知道,你的高度,决定了宝贝的起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