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6岁前,父母肯为宝贝吃这2种苦,以后会省很多心。可以说,宝贝六岁前最重要,这期间又分两个阶段,0-3岁和3-6岁。
宝贝3岁前,父母吃自己带娃的苦
如今父母大都忙于工作,能将宝贝带在身边的并不多。甚至有的家长刚生下宝贝没几个月就外出打工,宝贝在老家上完幼儿园,又继续上小学......
在这里建议父母无论多难,尽量想办法把宝贝带在身边。因为宝贝在0-3岁时会和主要照顾人建立依恋关系,这期间宝贝主要由谁照顾,宝贝以后就跟谁最亲。这种情感链接会是一辈子的。
即便宝贝3岁前父母无法保证待在他身边,也尽量让宝贝来自己身边上幼儿园,错过了6岁前这个依恋期,宝贝和父母的依恋关系会很难修复。而一旦宝贝跟父母不亲,等宝贝到了青春期,他会听不进父母的意见,做出种种叛逆表现,到时候再管教就很难了。
我一朋友就是如此。她生了老大之后意外得了二宝,因为生活压力大,就把老大放在老家,自己单独带着二宝。老大该上幼儿园了,她想着老家学费便宜,就没把老大接过来。
结果等老大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回到城市和他们住在一起,她才觉出不对劲。跟处处黏着她的二宝相比,老大好像不是亲生的。不仅生活习惯和他们格格不入,而且从情感上很难和他们走近。
有时她想抱抱老大,都能感觉出老大的抗拒。尤其是在她教育老大时,老大那种倔强、疏离的眼神让她害怕。她问我说,自己是不是错了。
宝贝3到6岁,父母吃“狠心管教”宝贝的苦
父母天生爱宝贝,这点毋庸置疑。因此,对于那些十分疼爱宝贝的妈妈来说,狠下心来制定规则,不顾宝贝的哭闹去执行,则成了一种需要经历内心煎熬的痛苦。
但这种“苦”,父母还不得不吃。因为宝贝六岁前,是规则感建立的最佳时期。一方面是因为宝贝小,更容易听家长的话,即使抗拒也无非撒泼哭闹,不像青春期那样离家出走甚至采用更极端的方式;另一方面,清晰合理的规则会让宝贝内心有预期,并保持情绪稳定,有利于他们发展安全感。
因此,父母在宝贝3-6岁时,就需要费心给宝贝树立各种规则。同时在宝贝任性哭闹、涕泪涟涟时,忍住内心泛滥的父爱母爱,狠心让他哭一哭,受一受挫。
这样宝贝才能知道什么事是真的不能做,也才知道这世界上不是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大人的威严也就树立起来了,以后教育起来会省心很多。
这两点,身为家长的你做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