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被投诉在幼儿园跟小朋友抢玩具、推人甚至打人,一些家长难以置信,我们家宝贝在家里从来不这样的。为什么有些在家里“很乖”的宝贝在幼儿园会对其他小朋友“不友好”?
有专家认为,一些学龄前宝贝出现这些行为并非因为淘气或无礼,而是社交方面出现了问题,宝贝不知道如何正确的跟其他小朋友沟通,甚至有时候明明是想跟对方一起玩,但用了不恰当的行为适得其反,导致被孤立没朋友。宝宝社交已成为养宝贝绕不过去的话题。
宝贝被投诉打人引家庭大战
四岁小男孩凯文的妈妈最近一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电话就紧张,凯文被老师和其他家长投诉打人、尖叫等不是一次两次了。跟宝贝讲道理、威逼利诱都收效甚微。凯文的爸爸一怒之下甚至打了宝贝,爷爷奶奶则认为这么小的男宝贝打人没什么大不了,拼命护着。
宝贝的任何一点问题都容易引起家长的“不淡定”,再加上夫妻之间的教育方式不同以及跟上一代人的观念不同,在很多家庭,宝贝的事往往容易引起家庭混战。
专家放大招:五点建议请记好
怎么培养宝贝的社交能力?
一是询问宝贝幼儿园生活,解释一些规则,在家中也按照同样的方式去要求宝贝,帮助宝贝达成幼儿园提出的要求,让宝贝接受家庭以外社会化的第一步,对于适应未来环境意义深远;
二是了解宝贝的朋友,鼓励宝贝广泛交友。经常有家长这样教宝贝:“要跟懂事的宝贝交朋友,闹的宝贝别理他。”大人不应该给宝贝的朋友设置限制,社交能力的养成无非是可以与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接触不同的宝贝,才能更好的培养自己的判断力与情商。
三是跟宝贝进行高质量的亲子互动,除了一起看电影、旅行等,父母还可以跟宝贝还能做一些模拟人际交往的小游戏。通过玩具扮演,让宝贝明白社交的技巧和方法,比如怎样问好?怎样表达感谢、表达歉意?怎样邀请朋友一起玩等等。通过一次又一次“彩排”提高宝贝的社交能力。
四是父母分享亲身经历,成为宝贝的榜样。父母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努力战胜困难的过程可以告诉宝贝,父母在宝贝同龄时期遇到这样的问题是怎样做的等等。
五是通过阅读优秀的书籍、观看高品质的动画片等,从故事中给宝贝启迪。书籍、动画片的内容符合儿童心理,用宝贝听得懂的语言、喜欢看的画面潜移默化社交技巧,效果往往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