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伏时间查询

2019年中伏时间查询

2019年中伏时间:7月22日-8月10日 共20天 yvC中文字网

中伏又叫做二伏,通常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是夏天最热的一段时间。 yvC中文字网

中伏一般为10天或20天,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四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如果在立秋之前出现第五个庚日,那中伏为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则为10天。 yvC中文字网

第1天2019年7月22日(小暑第十六天) yvC中文字网

第2天2019年7月23日(大暑第一天) yvC中文字网

第3天2019年7月24日(大暑第二天) yvC中文字网

第4天2019年7月25日(大暑第三天) yvC中文字网

第5天2019年7月26日(大暑第四天) yvC中文字网

第6天2019年7月27日(大暑第五天) yvC中文字网

第7天2019年7月28日(大暑第六天) yvC中文字网

第8天2019年7月29日(大暑第七天) yvC中文字网

第9天2019年7月30日(大暑第八天) yvC中文字网

第10天2019年7月31日(大暑第九天) yvC中文字网

第11天2019年8月1日(大暑第十天) yvC中文字网

第12天2019年8月2日(大暑第十一天) yvC中文字网

第13天2019年8月3日(大暑第十二天) yvC中文字网

第14天2019年8月4日(大暑第十三天) yvC中文字网

第15天2019年8月5日(大暑第十四天) yvC中文字网

第16天2019年8月6日(大暑第十五天) yvC中文字网

第17天2019年8月7日(大暑第十六天) yvC中文字网

第18天2019年8月8日(立秋第一天) yvC中文字网

第19天2019年8月9日(立秋第二天) yvC中文字网

第20天2019年8月10日(立秋第三天) yvC中文字网

yvC中文字网

2

中伏是怎么算的

1、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是隐藏的意思,“伏者”,隐伏避盛夏也。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 yvC中文字网

2、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yvC中文字网

3、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yvC中文字网

yvC中文字网

3

中伏的习俗

中伏又叫做二伏,中伏是暑天最热之时,主妇们都爱在此时制作简捷又顺口的面条做主食,所以称“二伏面”。 yvC中文字网

古时把面条叫“汤饼”和“不托”。在张岱写的《夜航船》一书中就有“魏作汤饼,晋作不托”之语,面条就是由汤饼逐渐为面片汤后发展而成。古时做面汤时,用一只手托着和好的面,另一只手往锅里撕片,形成“片儿汤”,片撕得很薄,就像蝴蝶翅膀似的,所以雅名又叫“蝴蝶面”。这种制汤面方法类似现在的山西刀削面。到了晋代人们才使用上了案板、擀面杖和刀,不再用手托着做了,所以此时面条也叫“不托”。北宋时期已制作成长条面,称为“索面”,待到明清时面条的品种花样更多。解放前后制作方面已有手抻面、刀切面、机器切面和挂面以及白面玉米面两样面条等多种。 yvC中文字网

伏天吃面条的民俗早在三国时期已有,《魏式春秋》上云:“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那么又为什么大热天本来就酷热难耐,还吃让人淌汗的热汤面呢?南朝时有书论述是:“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因古时人们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到了六月就应该恶,而“以热制热”法一向是中医养生专家提倡的夏暑养生良方。另外二伏时正值夏收刚结束小麦丰收之际,人们素有“尝鲜儿”的习惯,用新小麦做成汤面吃上两碗,淋漓地出一身大汗,既尝鲜又驱瘟疫邪气,这就是二伏时吃面的原因吧。 yvC中文字网

yvC中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