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发现生活中宝贝有这4种行为,其实就是将来不孝顺的信号,赶紧纠正吧,别毁了宝贝的孝心。
1. 事实为先
现在很多家长对宝贝都是千般万般的宠爱,宝贝感觉自己是整个家庭的重心,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需要首先考虑自己的感受。凡事自己都有优先权,吃饭先吃,好吃好玩好用的理所应当归自己霸占。
这样的行为和心理,会让宝贝慢慢变得自私自利,对父母长辈的付出视而不见,这是成为“白眼狼”的第一步。
2. 经常撒泼
撒泼、哭闹仿佛是宝贝钳制家长最有效的方法,只要宝贝的需求、愿望未被满足,就会对父母撒泼耍横,用不吃饭、不上学、不回家等方法威胁父母,达到自己的目的。
面对经常撒泼的宝贝,父母一定要坚守底线,和宝贝制定规则,比如每月只能买一次玩具,写完作业才能看电视,不好好吃饭下一顿就没得吃等等,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宝贝履约能力,更能让宝贝对父母有敬畏心。
3. 不懂分享
如果宝贝上小学后,还是不懂分享,喜欢霸占食物、物品等,那么不仅很难和周围的小朋友融洽相处,人际交往陷入困境,更可怕的是,宝贝会变成只懂索取,只看重自己利益的人,日后也不会陪伴在父母病榻前悉心照料。
4. 常顶嘴
当宝贝屡次做错同一件事,父母施以训诫时,宝贝非但不反省,还大声反抗,家长说一句宝贝针锋相对顶回一句,甚至演变到摔东西,推搡父母。
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自我反思,是不是平时对宝贝过于溺爱,导致长幼秩序错乱,使得宝贝不尊重父母。同时不要在宝贝顶嘴时大发雷霆,打骂宝贝,这样只会加剧宝贝叛逆心,要冷静后,再对宝贝进行引导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