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花费了很多时间,去研究早教知识和宝贝的吃穿用度。
应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当今社会对早期教育的重视被拔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发达的网络和物流也让宝贝成了世界宝宝,可以随时用到来自各国的最优产品。
我身边很多人都在说道:现在的宝贝太幸福了,要什么有什么。
曾经我也这么认为,当我给宝贝买很贵的用品和玩具的时候,我还觉得自己是个很不错的妈妈,顶着生活压力给宝贝提供了我所能给的全部。
但是我又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我们这么重视早期教育,那为什么,这个时代多的是工匠,而非大师?多的是明星,而非恒星?多的是巨富,而非贵族?
我们把全部的心血都花在宝贝身上,给他提供最好的教育最贵的玩具,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叛逆的、孤独的、偏激的、不快乐的宝贝?
而在古代,在物质条件非常艰苦的时候,甚至在战乱动荡时期,我们这个国家还是大师辈出群星闪耀不是吗?
经过长时间的反省和思辨,我发现这个问题产生的最大原因,可能就是:
妈妈的缺位
妈妈群体中最大的缺位
就是留守儿童的妈妈
据统计,我国有6000多万的留守儿童。这就意味着有6000多万的宝贝享受不到正常的家庭生活,在严重缺失父母亲情、经济条件不佳、无有效管束的环境中孤独散漫地成长。
这些让人心疼的宝贝,如果凭自己的本性和造化走上正路,开创幸福人生,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但我知道,即使实现了这个最好的结局,他们内心的那个巨大漏洞,也永远填补不上。
排名第二的
是职场妈妈
很多妈妈三个月产假一过就奔赴职场前线,把宝贝丢给后方老人或者保姆照顾,为了更好地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很多人早早就给宝贝断奶。
比留守儿童妈妈强一点的是,她们会每天或者每周回家陪陪宝贝。
但是扣掉做家务、玩手机、休息的时间,实际陪伴宝贝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排名第三位的
是不懂得正确陪伴方式的妈妈
这些妈妈可能是全职妈妈,看似为了宝贝牺牲了职业前途,终日围着宝贝操劳,但是要么不懂得科学早教知识,导致陪伴质量不高,要么太迷信各类早教言论而用力过猛。
这些妈妈会成为宝贝的保姆、陪读、导师、教练……就是没有成为妈妈。
当然,我说这些并非指责,只是提醒。
首先,是提醒社会各界对这个问题有足够的重视。
中国的妈妈,在成为合格妈妈的路上有太多阻碍、太多不利因素。
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家庭压力、性别歧视、生育歧视、哺乳歧视……哪一个阻力不是靠自己拼了命去推开?哪一个问题不是靠自己的血和泪去解决?
请社会、企业和家庭多给妈妈们一点理解和支持。
这不仅是关系家庭稳定和谐、宝贝健康成长的小事,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其次,是提醒妈妈们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重视亲子时间,提高陪伴质量。
在大环境还没有彻底改变之前,我们还是可以努力不成为第三种缺位妈妈的,对吗?
什么是正确的陪伴方式?
第一,不管平时多忙,职场妈妈们还是要利用各种碎片化时间陪伴宝贝。
不管是两个小时还是二十分钟,不管是早起时印在宝贝额头的吻还是下班时给宝贝的一个大大的拥抱,只要你有心,你总能找到向宝贝表达爱意的机会。
同时请尽量给宝贝一些没有电视和手机等干扰物的全身心陪伴。
那种心不在焉不在状态的陪伴比你缺席还要伤害宝贝的感情,想想你约会时对方频繁玩手机的感受吧。
第二,不必二十四小时亦步亦趋紧盯宝贝一举一动。
跟职场妈妈比起来,全职妈妈有很多的时间跟宝宝相处,但是注意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
即使再小再依赖你的宝宝,也需要有发呆、安静、自娱自乐的时间。
给宝贝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空间,放上他(她)喜欢的书和玩具,让宝贝每天有一段时间可以随心所欲自己支配。
第三,不要将宝贝隔绝在正常生活之外。
有些妈妈认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是苦役,不仅自己做起来怨声载道,并且因为心疼宝贝而拒绝宝贝参与,只要求他(她)去一边看字卡看早教动画,觉得那才是“正事”。
其实在宝贝眼里,生活里的内容远比动画片里丰富有趣,让他(她)看到一个唱着歌做家务的妈妈吧。
同时,也鼓励宝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仅能满足宝贝的好奇心,也能增强宝贝的自信心和自理能力。
第四,不要站在大人的角度居高临下地替宝贝安排生活。
不要因为你是钢琴天才,或者你觉得学钢琴高端,就安排宝贝一定要走这条路;
不要因为你买得起最贵最好的玩具,就不允许宝贝对泥土和蚂蚁感兴趣;
不要把你的梦想强加给宝贝,也不要嘲笑宝贝努力的方向。
第五,在早教理念上不要盲目跟风。
我们学习早教知识,不是为了一股脑用在宝贝身上,而是要不断帮助我们思考和研究更符合自己宝贝的办法。
且不说现在很多早教知识真假难辨,就算是再科学的知识也是纸上谈兵,落实到千差万别的宝贝身上,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
有个妈妈盲目相信“让宝贝自己解决问题”,在宝贝摔倒和遇到困难的时候从不施以援手。
最后宝贝在幼儿园挨了打挂了彩也不会跟妈妈说,因为在宝贝的概念里跟妈妈说了也没用,她不会帮自己的——宝贝的心里该多么悲哀啊。
第六,不要过度安排宝贝的生活。
有个妈妈跟我说,她给宝贝报了七个早教班,每天都要上不同的课。我不反对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宝贝报早教班,但我反对过度安排宝贝的时间。
家长一定要明白,早教班最多是提供一个亲子互动的环境,并不负责替你把宝贝培养成天才,最重要的,还是你跟宝贝相处的时间和质量。
对宝贝而言,有着丰富玩具设施的早教机构并不一定比有着丰富资源的大自然吸引人。
被动灌输不如内在成长,宝贝对自然和生活中一切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在你的指导下产生的观察、想象、思考、探索,这个完整的过程,才是真正最好的教育。
第七,做好自己比管好宝贝重要。
你希望宝贝爱上看书吗?那请你一有时间就坐在书桌前阅读;
你希望宝贝遵守交通规则吗?那请你不要闯红灯;
你希望宝贝积极乐观吗?那请你面对生活的磨难不要轻易抱怨;
你希望宝贝学会担当和负责吗?那请你做错了事也向宝贝郑重道歉。
你的言行举止、你的生活态度,不仅直接塑造宝贝的品行,更将永远影响宝贝的一生。
第八,不要做一百分妈妈。
当宝宝小的时候,我们无微不至不辞辛劳地照顾他(她),但比这更难的,是随着宝贝一天天长大,我们要学着适当收回自己想要照顾他(她)一生一世的手。
无论你自己多么追求完美、事业多么成功,在宝贝那里,请克制自己不去做一百分的妈妈。
而是做一个积极的引导者、耐心的陪伴者、坚定的支持者,给出宝贝自我成长的空间,让他自己从正常节奏的生活中受到正常的教育,包括差错、挫折和失望。
现在回到开头那个问题,古代伟人的母亲,她们大多足不出户、甚至目不识丁,她们没有中西合璧的教育理念、没有高精尖的教育器材、没有各种用途的启智玩具,为什么却能教育出千古流芳、成就卓著的人物?
我想,教育这个东西,无论形式如何变,核心的东西永远是不变的。
当我们趋之若鹜去追求最昂贵最华丽的形式,也许往往忽略了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
“三迁择邻”、“断机教子”、“陶母教子”、“岳母刺字” ……在这些历史故事的背后,往往站着一位平凡到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母亲。
她们眉眼温柔、语气平和,但又颇有主见、意志坚定;
她们吃苦耐劳,勤勉持家,但又明辨是非,深明大义。
可以说,正是她们的言行举止,塑造了灿若星河的华夏历史;
正是她们的柔弱臂膀,托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最好的智慧教育,就在那日复一日的生活里,就在妈妈和宝贝相处的点滴时光里。
好妈妈,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急缺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