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爸爸给我们留言,表示自己其实都很用心,只是不知道该如何陪伴宝贝。譬如一位爸爸,给我发来的这样一段长长的字:自认为算是个及格爸爸。不过总觉得当爸爸也不容易。一般在外头工作了一天,回家后不管顺不顺,心情好不好,我的宝贝都想跟我玩。我谁也不想理的时候,或者有其他事情要处理时,他还想我陪他玩。但是,很多时候也不是身体上的疲劳,就是觉得跟这个小屁孩玩儿不仅看起来很没有意义,而且宝贝的游戏把我的智商似乎不停地“拉低”,让我觉得自己很傻,尤其他经常玩着玩着就不听话了,开始哭闹起来,这就更烦人了。
这位爸爸说的情况,其实在很多爸爸身上都发生过。一方面爸爸们时间有限,另一方面,许多爸爸着实不懂得如何参与到育儿中。幸好,越来越多的爸爸们也开始努力要去好好陪宝贝了。好事。其实也并不会花掉你更多的时间呢。
今天我就主要聊一聊高质量陪伴宝贝的方法:
▊把游戏做通道,跟随宝贝,去“听听”他们的内心世界
游戏对宝贝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而爸爸们无论是力量、思维方式还是高度、视野等,都比妈妈更适合陪宝贝玩游戏。
可是,很多爸爸们都无法理解,总认为让宝贝自己玩儿也挺好。那我先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一位爸爸和宝贝在家里扔抱枕,互相追逐打闹。——这样一个场景中,其实含有丰富的情绪和心理动作。宝贝和爸爸玩得很开心。宝贝在追逐中锻炼到自己的大动作以及投掷的精准度;枕头打中爸爸后给宝贝带去快乐和成就感;爸爸如果再去夸宝贝“力气真大”、“跑得真快”之类,都会给宝贝带去自信;爸爸和宝贝闹作一团、其乐融融,促进爸爸和宝贝之间的互相信赖和亲密度。
最简单的一个游戏也可能有强烈的情绪暗流。譬如我的一个朋友最近告诉我,他把宝贝从老家接到身边了,已经三岁了。为了弥补之前一直缺席的损失,所以会经常陪宝贝玩儿。不过有一个问题让这位宝贝爸很苦恼,那就是宝贝总会玩着玩着就哭闹。他说道:宝贝会让我去扮演一个角色,而我听不明白他意思的话,他会突然就莫名其妙哭。
其实,这个朋友的宝贝所发泄的情绪,跟游戏毫无关系,他是将别处积累的情绪借机发泄了出来。一个长时间被父母搁着老家的宝贝初回到父母身边,他会自己尝试弥补曾经父母欠下的东西。
果然,在与我的那位朋友进一步沟通后,他又说了:
这宝贝最近老喜欢跟我们玩“生宝贝”的游戏,就是钻到他妈妈或者我的衣服里,然后出生,我们则假装喂他;他假装玩什么危险物品了,我们要假装着急;他假装生病了,而我们要假装照顾他;他犯错误了,我们要假装批评他。
其实听他讲述完,我心里有些酸。宝贝们要的不多,就是陪伴。你曾经没有陪我,一直缺席,那么现在这样子补回来吧。你们不知道怎么补,那跟我做,我教你们。这就是宝贝们的心声。
▊放下自己的控制欲,平视宝贝
几乎所有的父母们对自己的宝贝都有一种占有欲和控制欲。很多父母喜欢听话的乖宝贝。我在小区经常看到有妈妈面对调皮的小孩儿说道:快过来/快停下,乖,你还是不是妈妈的乖宝宝?
而爸爸们的控制欲,更多体现在,他们希望宝贝绝对按照他们的规则来游戏、相处。一旦宝贝不愿意,他们就会有沮丧感,发火或者泄气,甚至会因此把宝贝惹哭。
给宝贝立规矩没错,但要建立在互相信赖的亲子关系基础上。我们在抱怨宝贝不乖、注意力不够、出尔反尔等“毛病”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把自己和宝贝对立了起来,站在高处俯视和负面评价宝贝。
那么,反过来呢?如果我们去平视宝贝,事情会发生什么变化?我见过一个这样的例子:
在商场里,一位妈妈被宝贝拉到一个摊位前,想要玩一个恐龙玩具。可是他看起来不敢,只是手伸出去碰一下,又缩回来。然后还拉着妈妈的手,让她去碰。这样反复几次后,妈妈有些不耐烦,问:不是你想玩吗?如果你不想玩,那我们就走吧。
宝贝的表情明显有些不情愿了,嘴巴撅了起来。
幸好旁边的宝贝爸爸走近来。他学宝贝的样子,也害怕似得摸一摸恐龙,然后又缩回手,并且还发出好玩儿的“啊呀啊呀”声。宝贝一下子乐起来。很快在爸爸的引导下,宝贝开始敢摸摸那个面目奇怪的玩具,并且咯咯直乐。
这是一位智慧的爸爸。宝贝走出我们的“控制范围”,或者不能按照我的意愿去做,不少父母就会陷入无力的状态。这样的事情点滴累积下来,一定会消磨亲子关系。但如果我们放弃自己的控制欲,放低自己,站到宝贝的角度,去接纳他们,甚至用有趣的方式去模仿从而“接近”他们的心,那么陪伴宝贝这件事,一定会容易很多。
▊高质量陪伴宝贝,并不限于大段的专门时间,你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之所以参与育儿这件事会让爸爸们头疼,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好好陪伴宝贝,就一定需要留出专门的大段时间,以及设计专门的游戏。其实不然。
恰恰相反,陪伴宝贝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从枕头大战,到一起逛街、散步;从宝贝哭闹你的同理、安抚,到一起玩泥巴踩水;从讨论一个蚂蚁的生活方式,到听宝贝说他做过的一个梦。
给宝贝来一个骑马或者飞机抱;面对情绪低落的宝贝,用一个爽朗的玩笑去化解并让宝贝破涕为笑;用一种奇怪的声音给宝贝讲故事;面对宝贝其实画得不怎么样的一幅画,给出一声大大的赞叹;再或者爸爸教宝贝学会下一种棋,进行一种体育技能锻炼等。所有这些都是爸爸能给宝贝的珍贵礼物。
TIPS:
陪在宝贝身边不叫陪伴,看管宝贝不让他做这做那不叫陪伴,说教不叫陪伴,宝贝要什么就买什么更不叫陪伴。真正看见宝贝,以及看见宝贝的需求,才算高质量陪伴。
当然,除了做到上面的三点,好爸爸还有必要了解宝贝的年龄特点,懂得宝贝的心理需求,并给予必要帮助与支持。这些方面的内容,我会在接下来的爸爸专题中依次讲到。不急,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