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宝贝这件事,99%的家长都做错了

“宝贝晚上洗漱总偷懒,而且还要催好几次怎么办?”有位妈妈回复:“我儿子以前也这样,后来跟他说按时洗漱的话,奖励小红花,集齐5朵实现一个小愿望,成效特别显著,你也可以试试。”

接着又有位妈妈说道:“我儿子班级有个宝贝家里就一直奖励奖励的,现在没奖励根本不学习,说期末考好了要家里给买苹果手机,宝贝才四年级,以后还管不管得了?” I9q中文字网

随后群里的话题就从怎么让宝贝好好洗漱,变成了到底该不该奖励宝贝,你一言我一语,一下子热闹起来。 I9q中文字网

I9q中文字网

同样是奖励宝贝 I9q中文字网

效果天差地别 I9q中文字网

曾接触过两位宝妈的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I9q中文字网

第一位宝妈家里的宝贝四岁不到,宝贝还在上幼儿园,但是因为她和老公工作都很忙,平时主要是爷爷奶奶在带。 I9q中文字网

老人平时带宝贝会跟宝贝说“把饭吃光光,奶奶就给你1块钱”,“好好上幼儿园,如果听话,奶奶给你买巧克力”,出去到别人家也会说“你消停一会,回家给你看两集动画片。” I9q中文字网

宝妈之前也没注意,后来发现宝贝总是喜欢跟大人讲条件,有时候犯起倔劲儿来,谁说都不听。 I9q中文字网

还有一位宝妈也是在分享心得,但是她的宝贝就省心不少。 I9q中文字网

据她说,她和老公每天晚上会跟宝贝进行家庭讨论会。两口子先耐心的听宝贝自己评价一下自己今天的表现,做了哪些好事情和高兴的事儿,哪里可能需要改进,然后再由他们夫妻两个人说说对宝贝的表扬,希望宝贝能做出调整的地方,还有对宝贝的期待。 I9q中文字网

一般情况下都会给宝贝奖励的,奖励就是在纸板上贴上一张笑脸,笑脸多了可以去游乐园玩、看电影或者要求爸爸妈妈陪玩多少个小时之类的。 I9q中文字网

这位宝妈说宝贝每天看到能粘贴笑脸的时候,都特别开心,家里一直用了这么长时间,宝贝表现还是很好的,也没发现什么负面效果。 I9q中文字网

同样是奖励宝贝,为什么不同的家庭用起来,效果差别就这么大呢? I9q中文字网

I9q中文字网

奖励是为了给宝贝荣誉感 I9q中文字网

而不是改变他的动机 I9q中文字网

其实教育界,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对要不要奖励宝贝一直都是存在争议的。 I9q中文字网

著名心理学家德西曾做过一个实验,召集一批被试者,让他们解答一些有趣的智力题。 I9q中文字网

最开始所有人都没有奖励。后来研究者把被试者分成两组,一组每解答一道题,就可以获得1美元。另一组还是没有报酬。 I9q中文字网

再过一段时间,研究者告诉大家,自由活动的时间到了,可以休息也可以继续解题。 I9q中文字网

实验结果表明:得到报酬的那组人,在付费期间确实是非常努力的,但是很少有人在休息的时候还解题,这说明他们对解题的兴趣减弱了。而始终没有获得报酬的那部分人,休息时候在解题的还是很多,说明他们自身对解题的兴趣在增加。 I9q中文字网

心理学上把这个规律叫“德西效应”。额外的奖励,改变了人们做这件事情的动机,从最初的在这件事情中体验乐趣,变成了为了获得奖励在付出努力。 I9q中文字网

很多宝贝在初期得到父母奖励的时候,都是兴致高昂的,一旦奖励无法满足他们的欲望,或者失去奖励的时候,恶果就来了,宝贝们不愿意再去做“没利可图”的事情,哪怕这个事儿真的是“为他们自己好”。 I9q中文字网

也就是说,父母正在用所谓的奖励,一点一点的,亲手熄灭宝贝本能的兴趣以及完成一件事之后的那种成就感和快乐。 I9q中文字网

但是心理学无数的实验还证明,宝贝非常容易受到父母、老师的心理暗示,父母老师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们,给与他们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宝贝们会非常有自信心,并且愿意主动校正自己的某些行为。 I9q中文字网

所以说,奖励宝贝这件事情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主要是看父母是否用对了方法。 I9q中文字网

好的奖励结果,是增强了宝贝的荣誉感自信心,让宝贝自热而然往好的方面努力。而坏的奖励结果,就是改变了宝贝做好事、做好行为的动机,让宝贝变成了一个喜欢讨价还价的“势利鬼”。 I9q中文字网

I9q中文字网

这样奖励宝贝最有效 I9q中文字网

想要有效的奖励宝贝,取得好的效果,父母不妨先做到这些事。 I9q中文字网

跟宝贝讲清道理,共同协商 I9q中文字网

奖励,只是一种教育宝贝的辅助方法。父母们并不能靠简单的奖惩措施,就培养出一个好宝贝。 I9q中文字网

最忌讳的就是“图省事儿”,跟宝贝说做了这个就奖励什么,不做那个就奖励什么,看着宝贝乖乖的去做,就认为万事大吉了。 I9q中文字网

其实这么做,忽视了跟宝贝讲道理、教会宝贝应懂得的规矩这件事。对宝贝的影响并不好。 I9q中文字网

如果要制定奖惩措施,一定要给宝贝把道理说透,得到宝贝的充分认同,并且跟宝贝协商好,让宝贝有真正的内在动力去坚持。 I9q中文字网

多种形式结合,少用物质奖励 I9q中文字网

直接的物质奖励最容易让宝贝变得喜欢讨价还价,变得贪婪。 I9q中文字网

随着宝贝年龄的增长和家庭条件的改善,他对物质的要求会逐渐提高。3岁时候,可能一根棒棒糖就能解决个问题;到10岁就要涨到一套新衣服;到了14岁,一部新手机都未必能入宝贝的眼。 I9q中文字网

可以精神奖励,比如在宝贝作对的时候,及时的进行拥抱、夸奖,当众表扬。或在宝贝表现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让他来决定一次出游,满足他一个不过分的小愿望。黄磊家的多多就是通过做家务来赚取积分,如果积分达到一定的数量,父母会允许他养一只小狗。这些都是没问题的。 I9q中文字网

奖励不应该重结果,更应该看过程 I9q中文字网

见过一些家庭是针对宝贝学习进行奖励的,考进前多少名可以奖励什么。其实宝贝的进步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德智体美劳,哪个方面做好了,父母都可以奖励一下宝贝。 I9q中文字网

奖励主要是帮宝贝树立一个正确的是非观念,比如改掉了不爱刷牙的坏毛病,就可以得到奖励。热心的帮助了同学,也可以得到奖励,而不仅仅是成绩。 I9q中文字网

即使是看成绩,跟宝贝说,“因为你考了100分,因为你成了第一名,爸爸妈妈才奖励你”。与告诉宝贝,“因为你很努力,因为你有上进心,所以才得到了奖励。”传递的信息和导致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I9q中文字网

奖励需要言出必行,一诺千金 I9q中文字网

我父亲也是一位老师,他曾经教过一个宝贝,本来进步很快,期末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可第二学年成绩就变得很差,宝贝也不认真学了。 I9q中文字网

后来了解到,原来是父母答应考好了带宝贝去趟上海。宝贝拼命努力,但是寒假的时候父母却变卦了,认为成绩好不容易提高,寒假再看看书、补补课,考重点高中都可能,所以硬是没让去。 I9q中文字网

宝贝自然不答应,父母还责骂:“学习是你应该做的,当初答应就是给你个鼓励,别这么不懂事。考上重点高中你爱去哪儿去哪儿,没人管你。” I9q中文字网

宝贝没法反驳,就用不好好学来默默反抗。 I9q中文字网

父母也许已经很不容易了,但这样做对宝贝的伤害还是很大的。答应了宝贝最好尽量做到,如果有困难,也要跟宝贝把理由说明白。父母与宝贝之间的信任一旦被打破,再弥补相当困难。 I9q中文字网

把握好奖励的频率,父母要成为掌舵者 I9q中文字网

提倡跟宝贝协商,并不意味着要把主动权交给宝贝。更不意味着父母有义务对宝贝做好的每件事,都给予奖励。在对宝贝的教育过程中,父母要成为掌舵者。 I9q中文字网

我们可以针对宝贝现阶段的特点和出现的问题,比如宝贝不爱刷牙、做题错误率高这些现象,制定奖励策略。积累一段时间,再给宝贝一个好一点的奖励,当宝贝养成习惯后,就可以针对其他方面的问题进行下一步。 I9q中文字网

奖励的额度、频率,都需要父母来进行把控,可以尊重宝贝的意见,但不能让宝贝认为他在进行一场交易,更不能让宝贝用坏习惯来威胁父母。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奖励,只能叫“贿赂”或者“收买”了。更加背离了培养好习惯好作风的初衷。 I9q中文字网

没有一种工具完美无缺,没有一种方法一劳永逸。教育宝贝,就是结合宝贝的特点和自己家庭的特点,不断变通不断调整的过程。 I9q中文字网

奖惩宝贝,离开父母的用心和关爱,就变成了“图省事”的借口,变成了冰冷的制度和工具。当用它对宝贝顺势利导,启发宝贝从自己的行动中寻找快乐和享受感,并且能让宝贝逐渐树立内在的自信与兴趣的时候,奖励的作用也就完成了。 I9q中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