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参加宝贝的家长会,老师特意让一位学生的家长进行了发言。这名学生之前在班级里表现并不出色,之前学习和个人表现都在中等偏下水平。之所以让这位学生的家长发言,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宝贝的各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虽然成绩在班里还排不了前几名,但相较之前却有了特别大的进步。
宝贝妈妈说,之前她忙于工作,宝贝由姥姥帮带。因为老人性格内向,宝贝也养成了胆怯、内向、害羞的性格。在家里还可以,一旦到了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群中,宝贝就会害怕、紧张、不安。后来,妈妈发现宝贝的这种性格特征越来越明显,而且还有很明显的安于现状,不擅思考的性格特点。妈妈很着急,再三思考后,她减轻了自己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开始想办法帮助宝贝改正这些性格缺陷。
开始进行的并不顺利,宝贝各种不配合。当发现强硬的方式改变不了宝贝时,妈妈想出了另外一个办法。妈妈用心感受和宝贝在一起的每一时刻,放大宝贝身上具备的但并不明显的优点。当宝贝晚上睡觉后,妈妈就把一天来宝贝表现出来的小优点写下来,放大了自己对这些优点的感受和惊喜。然后把写了宝贝优点的本子放在宝贝的床头。第二天,宝贝睁开眼就能看到,当他看到妈妈笔下的自己这么可爱时,宝贝当天就很配合的起床、刷牙、洗脸。主动要求妈妈送他去学校。
看到自己用“放大镜”记录的笔记在儿子身上起到效果,妈妈当然很开心啦。妈妈和宝贝的感情交流良性互动,宝贝每天早上睡醒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妈妈的笔记,充满期待的翻看,然后开开心心的起床,开始美好的一天。
为了让妈妈有内容可写,宝贝每天都会很自觉很快乐的展现出自己的优点。宝贝的优点也越来越多,开始变得积极、阳光、开朗。对学习的热情也提高不少。以前老师提问问题时,宝贝总低着头,担心老师挑到自己。可现在,宝贝也敢于举起手来,主动要求老师来提问自己了。日复一日,宝贝身上的这些优点慢慢变成了一种习惯。
这位家长的发言让很多家长都受益匪浅。是啊,当发现宝贝犯了错误时,我们大多数人的表现就是立即斥责批评,常常把宝贝的一时的错误或是缺点放大化。可又常常忽视宝贝的一些小小的优点,认为宝贝原本就应该具备这些优点。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测试:他在黑板上写上1+1=2,2+2=4,4+4=8,8+8=10,当他写到这里的时候,黑板下面的人都高声说他错了,8+8应该等于16。他说“是的,但我前面做对了很多,你们也没有表扬我”。这个例子用在家庭教育上,非常贴切。对于宝贝做对的那一部分我们轻易忽略,但对于宝贝的错误我们却总能一眼看到,格外关注。
听了这位家长的发言后,我决定也带着“放大镜”来看待宝贝的优点。我家宝贝之前要报舞蹈班,出于对宝贝兴趣的支持,我帮她报班了。没想到没多久,女儿就觉得练舞蹈很辛苦,就央求我不去上课了。我怕宝贝半途而废,就强迫宝贝继续学习。但每次送她去培训班,她都要抵抗一下,弄得我们心情都很不好。
我用这位妈妈的经验,在认真陪女儿练完舞后,很真诚的表扬她真的是进步了不少呢。老师也表扬女儿是棵好苗子。从那次后,女儿对舞蹈的兴趣居然也提高了,我面临的难道也解决了。看来,这种用放大镜的方法还真的能解决不少家庭教育问题呢。
很多父母都会抱怨宝贝不懂得他们的良苦用心,对他们全心全意的付出没有做出对等的回报。其实每个宝贝都有优点和长处,同时也有缺点和不足。只不过我们要求太高,不能忍受宝贝身上的缺点,总是抓住宝贝身上的这些缺点不肯放手,久而久之,宝贝身上的缺点因你的重视被放大,而优点也因为你太专注于缺点而被忽略、被掩盖。
宝贝认知自己的方式主要来自于家庭、学校和自己。父母总是批评自己,宝贝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宝贝。宝贝也会对自己进行否定,变得不喜欢自己。每一个父母都很爱宝贝,但很多父母爱宝贝的方式宝贝却无法接受。
既然是爱,为什么不能用宝贝喜欢的、正确的、聪明的方式让宝贝接受呢?
父母要擅于发现宝贝的优点和长处,鼓励和激励宝贝发挥自己的优点,用宽容的态度来面对宝贝犯下的错误,找到宝贝的长处和优点并记在心里,积极、耐心的鼓励和引导宝贝,才能让宝贝真正快乐的成长。像那位宝贝的妈妈一样,用放大镜记录宝贝的优点,激励宝贝一天天变化。日复一日,当宝贝的优点足够多、足够大的时候,宝贝身上的缺点自然就会越变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