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故事的旅游目的地,是没有灵魂的。
对即将于六月一二日开街迎客的延安红街来说,身处红都圣地,旨在打造中国红色文旅新品牌,红色故事线是其独一无二的灵魂。
长度为一.五公里的延安红街,步步皆风景,处处有故事,是一条有故事的街。今天,就让我们来提前揭秘藏在延安红街里的八个故事。
零一 杜梨树下的指挥所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句著名的革命诗句背后,是发生在杜梨树下的一段伟大故事。中央红军刚到陕北吴起镇,尾随而至的国民党骑兵团就已到了苏区大门口。经过研究部署,毛泽东主席与彭德怀指挥红军在吴起头道川、二道川、三道川一线设伏,全歼尾随中央红军进入陕北苏区的敌东北军三五师骑兵团,共击溃国民党骑兵四个团。这就是著名的吴起镇“切尾巴”战役。
“切尾巴”战役的指挥所,就设在吴起镇西南侧平台山上的一棵杜梨树下。
红街会师广场对这一场景完美复现:杜梨花开,白花朵朵,树下有石桌石凳,立于树下,抚今追昔,可追思伟人在延安的峥嵘岁月。
零二 低头可见的“长征”
延安,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而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堪称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在红街会师楼前,游客低头便可以看到微缩版的长征路线,路线铺于地面,重温当年红军翻越一八座大山,跨过二四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一砖一石,一弯一曲,尽是长征印记。
在微缩长征路线旁边的临湖栏杆上,准备了红心锁和会师结,游客可以系上,表达对革命岁月的缅怀、对未来日子的祝福。
零三 荒原变江南
“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的一曲《南泥湾》,让南泥湾名扬中国。
南泥湾背后是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一九三八年,留守兵团开始农副业生产,部分解决生活用品。一九四三年,毛泽东主席在延安召开大生产运动动员会,并题写了著名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南泥湾正是边区大生产运动里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王震将军领导的三五九旅,全旅指战员开荒二零多万亩,把野狼成群、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五谷丰登、牛羊成群的“陕北江南”。
游客可以在边区广场的大生产专区,感受当年边区大生产热火朝天的情景。
零四 红星照耀中国
红街“红星照耀”主题空间,位于圣地广场,以红色时光和革命故事地铺为核心元素。
“红星照耀”主题空间的雕塑理念,源自埃德加·斯诺的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采用地面特铺形式讲述十三年的革命故事,与红色时光建筑交相辉映。红色时光以红色铝板幕墙为特点,立面一颗象征着中国革命的五角星为主要造型。
五角红星元素,从幕墙到地铺,浑然一体,打造红街拍照打卡点,成为游客们的红街必游之地。
零五 时光之门里的五二个革命故事
作家三毛在《岁月》里写道: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的确,时光不为任何人停留,可如果时光可以倒流,那些一去不复返的日子就成为美丽的风景。
在延安红街,就有这么一处景点,帮游客回味那些激情燃烧的革命故事——时光之门。
时光之门作为红街漫步道一三个景点之一,采用延安窑洞建筑符号,做成拱门,利用从延湖到圣地广场的地形高度差,设置拾级而上的彩虹步道,每一级台阶刻上时间,做成圣地广场台阶大事记。台阶大事记的时间跨度为一四年,一阶一级皆对应一件大事,涵盖从一九三五年八一宣言发表,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的共五二个革命故事。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