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丢人,我老家在大港。我在大港读了一二年书,但是我从来没有爬过庐山。祖坟在翠山脚下,紧挨着绍隆庙。每年清明上坟,看着巍峨的翠山,总有一种想爬山的欲望。然而,年复一年,我总是错过机会。后来离开大港上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外地当老师。寒暑假来来去去都很匆忙,也没爬翠山。一九七八年,我被调到镇江第三中学。一年后,我带领学生参观五峰山造船厂。参观结束后,我决定和学生们一起去爬翠山,看看它迷人的风采。
那时候没有可供攀登的石阶。岩石崎岖不平,灌木丛生。我们一路欢声笑语,不知不觉爬到了山顶。山顶有一座塔,叫amp; 感恩amp; 。当时,古棱岩寺已被烧毁,只留下一片废墟。感恩塔也被摧毁,基座上有一个大洞,塔身有砖块剥落,只有amp; 感恩塔amp; 这三个字仍然清晰可见。
绕塔转一圈,朝北望去,江水平展,江水汹涌,蔚为壮观。我盯着几个同学看了一会儿,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去找烈山神秘的七十二洞。烈山的洞穴都有好听的名字,比如仙人洞、葛仙洞、滴水洞、鸽子洞、蝙蝠洞、盘兰洞、观音洞、头天洞、老虎洞、仙桃洞、野猫洞。我没爬过翠山,怎么知道这些洞在哪里?幸运的是,在爬山之前,当地一位老人告诉了我箭洞的大概位置。箭洞位于主峰西南脊,顶高一零零英尺。从远处看,它像一座悬空的立交桥,两边是巨大的石头,中间的山墙上有一个洞。多年后,我到丽水天生桥景区游览,才知道箭洞不是石灰岩洞,而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离开箭洞后,我们下到集合地点,乘车返回镇江。一晃三零多年过去了。去年春天,我和我的朋友去翠山旅游,再次看到了翠山的风采。
走近翠山景区,海拔二五八.二米的翠山主峰矗立眼前,群山蜿蜒如城墙。这座山峰是宁镇山东端的最高峰。山的上部悬崖陡峭,宝塔耸立在山顶,气势非凡。山前水土丰饶,树木茂密,植被以落叶乔木为主,枝繁叶茂,生机勃勃。进入景区大门,我们穿过一座汉白玉amp; 叠翠桥amp; ,然后踏上山路。登山大道从山脚一直延伸到主峰,坡度平缓,蜿蜒向上。两侧有人工种植的竹木花卉,花朵生机勃勃。美丽的山景惹得我们不时驻足观看,举起手机留下美好的瞬间。我们一点也不觉得累,很快我们就到了半山腰。半山腰有一座寺庙amp; mdashamp; mdash西林寺里,香火缭绕。
休息片刻后,我们向山顶攀登。从登山的起点到最高峰amp; 感恩塔amp; 一条路线是由花岗岩凿成的长方形条石,层层叠叠,不多不少,形成一二零零级台阶,直达山顶的感恩塔。我们鼓足勇气,终于走了一二零零步,到达感恩塔前的广场。
报恩塔经过整修,平面八角形,七层,每层有砖砌腰檐。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壮观。在布恩塔广场短暂停留后,我们下山了。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已经到达顶峰,筋疲力尽了。下山有多难啊!好在不再是乱石嶙峋,而是步步为营。我们慢慢走,一直走到日落。回首望去,巍峨的翠山在夕阳的余晖中醉人。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