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很久以前认识茶的。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父亲很爱喝茶。有客人、朋友、邻居和来泡茶的人。没人来的时候,我也泡茶,给自己泡茶。
后来我大了一点,就经常跟着一起喝。其实当时北方农村基本没有好茶。都是很普通的茉莉花,偶尔父亲会买一些绿茶。那时候喝茶更多的是一种陪伴。
有时候听爸爸和朋友大声说话,互相交谈。有时候父子面对面,父亲会教我一些顺口溜。后来才知道,我小时候背的那么多顺口溜,原来都是唐诗宋词。当时觉得父亲很有学问,天文地理似乎无所不能。当时觉得喝茶只是聊天的陪衬。
我很了解茶。毕业后,我在北京的一家报社做编辑。我的办公室里从来没有足够的茶。许多顾客和朋友送我茶叶,如龙井、碧螺春、铁观音、大红袍等等。我意识到世界上有这么多好茶。报纸经常发茶,甚至比我能喝的还要多。可惜我高二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我不能和他分享这种美味。
于是我学会了讲究茶具和茶道。我有各种各样的茶具,做什么样的茶具,怎样做各种茶才能做出最好的效果。我只收藏我喜欢的,所以我和父亲请朋友喝茶,展示我的茶艺。
那时候学的是玩茶壶,社会很现实。我知道我喜欢茶壶,所以我收到了许多精美的茶壶。我喜欢附庸风雅,名人字画,也收过一些名人字画,有一些是我在字画界结交的朋友,有一些是朋友买给我的。那时候喝茶是一种交流。
我离开报社后遇到了茶。可能是我和一些同事因为报纸的报道阻碍了一些人的利益而被迫离开报社。由于一位老师的强烈推荐,我得以在南方的一个小镇上给一位老人当助手。老人年纪大了,应酬多,没什么时间和精力写作。我的主要任务是给老人写点东西,老人可以发表,或者演讲,或者学术讨论。
这是茶的故乡,我可以喝到正宗的乌龙茶。有时间我会去不同的茶农那里看制茶过程,品尝当地的茶叶,和他们聊天。看着茶农简单的茶具,就能喝得像神仙一样。我知道喝茶讲究的是口感。茶农说,乌龙茶为什么每次都要打成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品出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茶味。喝茶和人生一样,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茶香,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味道。
可溶于茶。老人去世后,我又失业了。我学会了一个人喝茶,一个人默默坐着,茶后随意品茶。苦、涩、香、酸,人生不就是这样吗?
直到今天,我才觉得自己开始懂茶了。茶如人生,人生如茶。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