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管你对别人做了什么,那个真正接收的人,并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同理,当你给予他人,当你为别人付出,那个真正获利的也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你给别人的,其实是给自己。
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三、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四、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五、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六、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八、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九、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一零、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一一、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一二、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一三、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一四、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一五、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一六、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一七、能控制自己怒意的人,已经打倒了最大的敌人。
一八、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一九、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二零、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二一、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二二、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二三、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二四、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二五、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二六、一念离真,皆为妄想。佛经名言
二七、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二八、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二九、只有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三零、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三一、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三二、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三三、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三四、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三五、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三六、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三七、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三八、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三九、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四零、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四一、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四二、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四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四四、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四五、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四六、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四七、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四八、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四九、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五零、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