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桃杀三士 是什么意思

二桃杀三士的意思、二桃杀三士怎么读
拼音:[èr táo shā sān shì]

二桃杀三士 基本解释

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比喻借刀杀人。ZcA中文字网

二桃杀三士 详细解释

春秋时齐相晏婴向景公献计以二桃赐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勇士,令其论功领赏,欲其自相残杀以除后患。后三人因此而自杀。典出《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后比喻运用计谋杀人。
三国蜀.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唐.李白〈惧谗〉诗:「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 ZcA中文字网

ZcA中文字网

网络解释

二桃杀三士
二桃杀三士是中国古代一则历史故事,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后演变成成语,表示用计谋杀人。
典故出自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十四》。根据原文所述,春秋时代齐景公帐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战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骄,晏子为避免造成未来可能的祸害,建议齐景公早日消除祸患。
晏子设了一个局:让齐景公把三位勇士请来,要赏赐他们三位两颗珍贵的桃子;而三个人无法平分两颗桃子,晏子便提出协调办法——三人比功劳,功劳大的就可以取一颗桃。公孙接与田开疆都先报出他们自己的功绩,分别各拿了一个桃子。这时,古冶子认为自己功劳更大,气得拔剑指责前二者;而公孙接与田开疆听到古冶子报出自己的功劳之后,也自觉不如,羞愧之余便将桃子让出并自尽。尽管如此,古冶子却对先前羞辱别人吹捧自己以及让别人为自己牺牲的丑态感到羞耻,因此也拔剑自刎——就这样,只靠着两颗桃子,兵不血刃地去掉三个威胁。
后人以二桃杀三士一词表示“运用计谋杀人”的涵义;但在《晏子春秋》的原文之中,还可以发现一些古代权力分配与君王杀功臣的斧凿。该故事在秦汉时期就已广为流传,汉代的画像材料中常能看到此故事场景。[1]汉代乐府诗《梁父吟》抒发了对三位勇士牺牲的感叹,对晏子的权谋也稍稍做了讽刺。《喻世明言》也有一章讲述此故事。 ZcA中文字网

二桃杀三士造句

  • 1、我心道,二桃杀三士的方法虽然已经是很老套了,可是照样是屡试不爽啊。
  • 2、狡诈的国王,二桃杀三士,以计谋除去了心头之患。
  • 3、当景公计划除掉他们、以绝后患的时候,齐相晏婴提出了“二桃杀三士”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