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凤行赠杨给事惟仁 -
明,丰坊
君不见精卫一小鸟,衔石翻飞东海头。
不知身微海复巨,悲鸣誓欲填洪流。
又不见螳螂奋臂当车辙,辙不可回躯已裂。
安得长遇越勾践,式蛙厉士皆激烈。
吁嗟!
二物之微古则传,轻生血诚良可怜。
哀歌慷慨我故态,今日送子鄞西船。
问君此去何为者,一鸣不随立仗马?
凤凰池头何足恋,博取声名满天下。
忆昔君王初纳谏,终朝虚己明光殿。
时有张刘与邓安,正色危言称铁汉。
诸公相谢忽几春,世事变化如浮云。
龙蛇屈伸总神物,贤者括囊思保身。
后江先生愚且狂,这是一首饱含情感,充满激昂与悲壮色彩的诗歌。精卫与螳螂作为诗中的主角,象征着坚韧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精卫虽小,却以填海之志,悲鸣誓愿,体现了无畏的勇气和坚毅的决心。螳螂则以臂挡车辙,虽躯壳已裂,却不改其志,展示了顽强的抗争精神。诗人通过这两个形象,赞美了那些不畏艰难,敢于抗争,坚韧不屈的人们。
诗歌又借古讽今,以历史上敢于直谏的君臣为例,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感慨。他忆昔思今,对那些因世事变化而改变初衷,明哲保身的人表示了深深的遗憾。这也显示出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生动,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韵味。同时,诗人的思考和感慨也深深地浸透在字里行间,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深受感动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