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题 -
宋,黄庚
一春过半近清明,点滴檐声未肯晴。
细柳细中垂绿重,残花风裹落红轻。
世间白发在公道,眼底青山不世情。
富贵倘来忙不得,人生何必苦营营。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过半,临近清明的时景。首联“一春过半近清明,点滴檐声未肯晴。”描述春天已过大半,时近清明,然而檐下的点滴雨声却持续不断,天气尚未放晴。这里用“未肯晴”表达了诗人对于阴雨连绵天气的无奈和期待天晴的心情。
颔联“细柳细中垂绿重,残花风裹落红轻。”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细柳挂满新绿,残花在风中轻轻飘落。这一联通过对细柳和残花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凋零并存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
颈联“世间白发在公道,眼底青山不世情。”此处诗人抒发了对世间的感慨,白发代表着岁月的痕迹,而青山则象征着永恒的自然。这一对比表达了人生短暂,而自然恒久的哲理。
尾联“富贵倘来忙不得,人生何必苦营营。”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富贵如果来了,也不必忙碌去追求;人生不需要为了追求富贵而辛苦营谋。这种态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富贵荣华皆是过眼云烟,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过程,而非追求结果。
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