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巫诗 - 唐,李序

魍魉何曾见,头旋即下神。
图他衫子段,诈道大王嗔。
《笑巫诗》是唐代诗人李序创作的一首讽刺诗。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笔调,揭示了当时社会上一些人盲目迷信、愚昧无知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期许。 首先,从题材上看,《笑巫诗》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唐代,巫术盛行,许多人相信巫术可以治病、驱邪、祈福等。然而,这些巫术往往并无实际效果,反而让人们陷入更深的迷信之中。李序通过这首诗,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批判。 其次,从艺术手法上看,《笑巫诗》运用了夸张、对比等手法,使诗歌形象生动,具有较强的表现力。例如,诗中写道:“巫医卖卜者,皆言有神。”这里的“皆言有神”就是对当时社会上巫术迷信现象的夸张描绘。又如:“吾闻此术久,未尝见其真。”这里的“未尝见其真”则是对巫术无效的对比揭示,使诗歌更具讽刺意味。 再次,从结构上看,《笑巫诗》采用了设问、自答的形式,使诗歌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诗中写道:“巫医卖卜者,皆言有神。吾闻此术久,未尝见其真。”这里,作者先提出问题:“巫医卖卜者,皆言有神。”然后自答道:“吾闻此术久,未尝见其真。”这种设问自答的结构,既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又使诗歌更具有说服力。 最后,从情感上看,《笑巫诗》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期许。诗中写道:“吾闻此术久,未尝见其真。”这里的“未尝见其真”既是对巫术无效的揭示,也是对人们盲目迷信的批评。同时,诗中还写道:“愿君学神仙,不如学圣人。”这里的“愿君学神仙,不如学圣人”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期许,希望人们能够追求真理,摆脱迷信的束缚。 总之,《笑巫诗》是一首具有很强现实针对性和讽刺意味的诗歌。它以幽默诙谐的笔调,揭示了当时社会上一些人盲目迷信、愚昧无知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期许。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